九月疾病预防提醒

昆山疾控发布9月防病提醒

同学们要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

要注意水痘、猩红热疾病等传染病的防控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

要防范聚集性疫情

科学防控疾病1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来源于野生动物

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的一种

感染方式主要是飞沫或接触感染

以冬、春季节最多

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

容易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可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几大类型。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也是病毒性肺炎高发时期。病毒性肺炎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烧,咳嗽或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传播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目前发现的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飞沫传播,另一种是接触传播。

昆山疾控建议

1.做好日常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等好习惯。

2.安全出行。非必要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乘坐公共交通时主动配合查验,全程佩戴口罩。

3.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做好防护,及时就诊。

4.适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2预防手口足病

手口足病由肠道病毒引起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夏、秋季节最多

10岁以下的婴幼儿多发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

常在托幼机构、学校引起

容易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手口足病潜伏期为2-10天,以3-5天多见。主要表现为开始的发热、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最后会在口黏膜等部位出现疱疹,手心、足心及臀部皮肤出现斑丘疹,自限姓疾病,多在一周左右痊愈,少数患儿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传播方式

手口足病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昆山疾控建议

1.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播。

2.家长及儿童应注意手卫生,做到“三勤一少”。

3.个人卫生用具、餐具,及儿童容易接触的地方勤消毒。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通风,多晒衣被。

5.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隔离至全部症状消失一周。

3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炎由肠道病毒引起

以夏、秋季节最多

7岁以下的婴幼儿多发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

可能重复多次发病

容易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为4-6天,严重可至2周。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自限性疾病。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传播方式

疱疹性咽炎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昆山疾控建议

1.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鼓励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3.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避免儿童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长时间滞留。

5.流行期间每日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治疗,隔离时间参照手足口病管理。

4预防猩红热病猩红热疾病被称为”烂喉痧“

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一年四季都肯能发生

以冬春季节发病为多

人群普遍易感染

发病多见于小儿

临床表现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杨梅舌、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传播方式

猩红热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昆山疾控建议

1.卫生习惯:教育和培养儿童勤洗手,规范洗手,平时不用手指直接接触口鼻。

2.经常通风:空气质量良好时应经常开窗通风。

3.避免接触:流行季节,儿童应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不佳的公共场所。

4.健康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均衡,适当锻炼,保持睡眠充足。

5.就医隔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等疑似猩红热症状表现,应立即就医,早诊断。家庭隔离或住院隔离至痊愈,病人使用的物品需要消毒。

5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

由眼部感染引起

以夏、秋季节最多

本病起病急剧烈的结膜炎性疾病

容易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容易暴发流行的、剧烈的结膜炎性疾病。此病起病急、潜伏期短,以眼睛发红、发热、发痒、疼痛、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为特点,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等症状。

传播方式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通过眼-手-眼或眼-污染物品-眼,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感染,可通过游泳池污染的水感染。

昆山疾控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揉眼,毛巾、脸盆等分开单用

2.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者

3.学校若开展游泳课程,应注意泳池的消毒以及学生的个人卫生及防护,潜水时,尽量把眼睛闭上或戴防护眼镜,游泳后,及时用干净的水洗脸、洗澡

4.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学校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预防等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抓好清洁卫生、消毒、学生晨午检、学生因病缺勤跟踪上报等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日常防控工作的检查、监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常通风、常杀菌

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的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每天早上教室都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其他教学生活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END

编辑

陈琳

审核

新媒体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8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