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疾病防控不放松假期安全记心

生姜能治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521/4626931.html

预防春季传染病

关爱幼儿健康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各种细菌、病毒也活跃起来,随之而来的春季流行病如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等也进入高发期。我园充分认识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春季传染病高发叠加带来的风险,清醒认识到多病同防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警钟长鸣,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多病同防筑牢屏障

01

新冠肺炎

“虽然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常态化防控的措施不能放松。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都应该时刻注意保持常态化防控的意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常通风等等”。

五一假期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及中高风险地区,特别是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行。继续做好自我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坚持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旅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就诊,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已接种过第1剂新冠疫苗者,不要因为旅行影响到第2剂的接种。

02

诺如病毒肠炎

传播方式: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牡蛎等双壳贝类可以富集水中的诺如病毒,为高风险食物。

病毒症状: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可导致急性胃肠炎,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通常持续2-3天,预后良好,但不排除个别老人或者孩子症状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病毒预防:

1.常洗手。

2.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经消毒的奶。

3.不喝生水。

4.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

5.不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两种,临床上最多见的就是普通型。

普通型手足口病常见的症状有:小朋友的手、足、口腔和臀部出现丘疹、斑丘疹和疱疹,这些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4不特征。口腔疱疹的小朋友可以出现吞咽疼痛,流口水,食欲不好,不爱吃东西等表现。部分小朋友可以有发热,轻微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有一小部分的手足口病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导致重症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71型。由于患儿往往不能较好地进行表达,而且部分患儿病情变化进展较快,所以要求家长熟悉以下重症手足口病的表现。当孩子患手足口病同时出现以下情况,说明孩子可能患上了重症手足口病:

1.持续高热:体温>39℃,常规口服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理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抖动、无力、站不稳立或坐不稳等。

3.呼吸异常:呼吸明显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口唇发绀。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或减慢、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

当孩子出现以上情况时,请家长一定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

2.不与他人共用物品。

3.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4.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

5.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04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传播。冬春两季多发,传染力强。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对于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来说,水痘可能是致命性疾病。

临床表现:典型水痘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特点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

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病损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及疱疹液中,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见于儿童,以2~6岁为高峰。20岁以后发病者占2%以下。孕妇分娩前6天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并在出生后10天内发病,但病后能获持久免疫力。

预防手段:

水痘患者对儿童传染性很大,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同时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在学校应加强通风换气,或紫外线照射室内进行空气消毒。

得病幼儿护理:

1.衣着选择。按照宽松、柔软的原则选择衣服穿着。尽量选用棉织品,以防刺激水痘而促使其破溃,勤换衣物和被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玩具进行晾晒或消毒;

2.交待患儿不要抓挠水泡等瘙痒的皮肤。如果患儿难以依从,可在患儿双手上绑上纱布,指甲修剪尽量短,并定期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

3.注意观察。如果患儿在家治疗,要了解患儿的需求并尽量满足。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吸引患儿注意力,缓解焦虑。注意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等病情变化,医院就诊。

4.注意营养的摄入。多摄入水分,增加牛奶、瘦肉等蛋白质的摄入。

05

猩红热

猩红热起病的初始阶段,表现为发烧、喉咙痛等,很容易与感冒混淆,但其实,看看有没有出红疹,就能识别是否猩红热。

具体的症状:

1.猩红热发病最初,通常出现发烧和喉咙痛,偶尔会有头痛、呕吐和腹痛;

2.第2~3天,患者会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从颈部扩散至躯干和四肢,特别是腋窝、肘部和腹股沟;

3.第3~5天或一周内红疹消退,指尖、脚趾和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会有脱屑。

此外,猩红热发病,孩子的舌头表面可出现草莓般(呈红色和凹凸)的外观,又被称为“草莓舌”。

目前,没有疫苗可预防猩红热。专家建议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孩子受感染:

1.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2.勤洗手,不随地吐痰,避免共用餐具和毛巾等物品。

3.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弃置口鼻分泌物。

4.家庭要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家长及看护人员要帮助孩子做好个人卫生。

5.让孩子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抵抗力。

6.如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咽痛和皮疹等,医院进行规范诊治,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隔离期不少于7天。

06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病后大多数人能获得终身免疫。

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均含有病毒。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出疹后逐渐减低,疹消退时已无传染性。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排出的飞沬经口、咽、鼻部或眼结膜侵入易感者。

麻疹症状:

1.麻疹这个疾病在皮肤上的症状一个小时左右就消失了,但是又会有新的会长出来,消了又长,不断发生,一天内可反复多次发作。

2.发病位置是没有规定在哪里或是有集中在什么位置的,有时候还会让粘膜受到损害,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喉头黏膜受侵时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3.一般是没有什么先兆的症状,发病的时间比较短,并且会比较的突然,可能就是吃一顿饭的时间就发病了,一般都是为一块块红色的风团形态不ー。一开始可能是单块的,但是挠着挠着就会越来越大。

预防麻疹:

1.预防的关键是尽量减少与麻疹病人的接触,避免与其面对面讲话。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4.一旦发现发热和(或)出疹的幼儿要及时入院治疗。对确诊的幼儿,医院痊愈的证明,方可返园。

5.预防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麻疹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END

传染病防控

不仅需要学校、托幼机构

履行义务、尽职尽责

也需要家庭、儿童提高防控意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