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爱儿专题春季传染病肆虐,宝贝频繁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

春季传染病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肆虐的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由于自身抵抗力弱,特别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害。

春季传染病

医院儿科梁晓明主任介绍,春季儿童易患流行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泻、麻疹、猩红热等。梁主任建议,像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已有疫苗的,应尽快带孩子去注射疫苗。同时,应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特别是手部卫生,要勤洗手。此外,也要注意饮食习惯,春天的日常饮食应清淡可口、易消化。

流行性感冒:避免到人群密集公共场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常有明显的流行病史等特点。儿童流感多具有季节性以及群发性,大多数为轻型流感,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等。

梁晓明主任解释,流感病毒引起的儿童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病程较长,而且病情进展较快。一般来讲近期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8.0℃),伴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即应考虑发生流感可能。如果宝宝出现高烧反复,就不要过多在家耽搁,应尽早到医院儿科就诊,由专家医生进行专业诊断,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梁主任建议

日常应给宝宝多增强自身抵抗力,比如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保持愉快心情。或者勤洗手,教会宝宝咳嗽礼仪,减少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带宝宝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饭前便后勤洗手

前几日,林女士家3岁的宝宝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的症状。期初,林女士的家人便按照常规的感冒,给孩子服下感冒药。结果,过了两天,孩子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嘴里长了好多包,破了后溃疡,因而导致孩子吃不下饭。林女士的家人不敢多做耽搁,医院检查,经确诊孩子是患上了手足口病。

儿科主任梁晓明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一般来说,每年的4月-5月会达到发病的高峰,易在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餐具等而传播。”梁主任表示,“患上手足口病的部分儿童可能会有发烧、咳嗽、头痛、流鼻涕等症状。在儿童患者发热1天-2天之后,会在患者口腔及唇内看到疱疹,疱疹破后会溃疡,而且会很疼,孩子会出现哭闹、不吃饭、流口水等现象。”

梁主任提醒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防治的关键是要注意卫生,早发现早治疗。平时,孩子的玩具、餐具、课桌椅、楼梯扶手等容易接触的东西要每天消毒,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同时,饭前便后要勤洗手。

腮腺炎:少吃酸辣食物

近日,博海儿科门诊接诊了一位薛先生家的孩子,据薛先生陈述,孩子一直说喉咙痛、发冷。过了两天,孩子一边脸肿起来了,吃饭时也会产生剧烈的疼痛。经检查,孩子是得了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儿童中多见。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说话、咳嗽、打喷嚏均可传播。”梁晓明主任解释,这个发病急,常先出现一侧腮腺肿胀、疼痛,咀嚼和吃食物时疼痛加剧,可波及对侧腮腺,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肿大,甚至延及颌下腺。

梁主任解释说

腮腺肿期间可有发热、头痛、寒意、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可引发脑炎及脑膜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肾炎等并发症,因此,及时治疗,做好个人卫生很关键。梁主任还建议腮腺炎患儿一旦被确诊,应立即进行呼吸道隔离治疗,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同时,要合理调节饮食,在急性期应吃流质、半流质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少吃酸辣刺激性食物与不易消化的多脂类食物。

水痘:远离公共场所

上周,刘先生家的孩子先是出现发烧的症状,随后全身起了疹子,之后疹子逐渐变成水疱,浑身疼痛发痒。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孩子得了水痘。令刘先生感到疑惑的是孩子之前打过疫苗,为什么还会起水痘?

梁晓明主任解释,“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一个班里如果有一个孩子得了水痘,班上不管得没得过水痘、打没打过疫苗的,都有可能被传染。”发过水痘不代表“终身免疫”,不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而水痘疫苗是接种一剂可能只有90%左右的保护率,水痘疫苗需要接种两剂,有效保护一般10年-15年。“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随后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形水疱。”

梁主任提醒

水痘流行期间,未患过水痘的孩子应少去公共场所,平时要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注意家庭和个人卫生,勤换衣服、晒衣被、洗手。

猩红热:常开窗通风换气

这两天,赵女士的儿子先是出现呕吐症状,接着发烧至39℃,随后出现了皮疹,舌头发红。来到博海儿科门诊,经检查孩子染上了猩红热。

梁主任介绍,这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感染猩红热之后,通常会出现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等症状,在舌头表面可见“杨梅舌”。梁主任建议当患儿确诊患上猩红热后,要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一般需要2周,若咽拭子培养阴性,才能解除隔离。患者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用的餐具应煮沸消毒。

BH医生介绍

儿科主任梁晓明,副主任医师,锦州医科大学毕业。辽宁省儿科医学会委员,曾进修于中国医院,医院儿科工作近30年,对于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儿科急重症有着丰富的诊疗技能。诊疗方向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叶性肺炎、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循环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各种心律失常等;免疫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行性紫癜、川崎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胃食管反流、小儿腹泻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等;肾脏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

医院儿科主任梁晓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