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大,可致命昆山出游注意官方紧急提
今天是小长假的第1天
大家准备怎么玩
出去踏青赏花的时候
大家可得当心了!
在路边、草地、公园、山坡等
见到这种小红土堆时……
千万记住以下这“保命三连”——
千!万!别!踢!
千!万!别!碰!
千!万!远!离!
因为那很可能是
攻击性极强、带剧毒、能致命的毒虫
——红火蚁的巢穴!
紧急!红火蚁已传播至个县市区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
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
目前
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
12个省份
个县市区
尤其是近5年来
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个
较年增长了一倍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主任陆永跃:入侵的区域在持续扩大,不断地向更北、更西的地区扩张。目前,已经入侵到浙江杭州、湖北孝感、重庆渝中、四川广元等一线,最北已接近秦岭地区了。
近日,这则话题
还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
红火蚁之所以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是它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一个蚁巢一天就可以繁衍数十万只蚁
↓↓↓
它的蚁巢多数属于多蚁后的蚁巢,蚁巢中的蚁后可多达百只。每只蚁后一天可产卵个至个,也就是说一个蚁巢一天就可以繁衍数十万只蚁。
△藏有红火蚁巢穴的土堆
此外,长有翅膀的红火蚁蚁后可以飞行米甚至更远的距离,选择适宜地点建造蚁穴。一旦活动范围扩散,红火蚁很可能在当地扎根。它还能通过水流散播——当水面上升,它们聚成一团浮在水面上能存活数周,直到水位落下或漂流到岸上。
△团成团的红火蚁具有很强的浮力
红火蚁
真的很危险!
攻击性强!毒性大!与其他蚂蚁受到干扰后四散逃生不同
红火蚁遇到袭击时会有极强攻击性
不论是对人类或其他生物都会发起攻击
△木棍插入巢穴后,红火蚁立刻爬上木棍“发起攻击”
红火蚁毒囊中有大量毒液
一旦人或动物被叮咬受伤
毒液就会注入皮肤
红火蚁毒液中的毒蛋白
不仅会让容易过敏的人
出现脸红、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重症患者能在几分钟内产生休克
甚至出现死亡
△红火蚁叮咬人体
●休克:年10月,广东广州的江女士去公园玩,下车时不小心踩到了“蚂蚁窝”,遭到红火蚁攻击,20分钟后头痛欲裂出现休克现象,到医院后突然心脏骤停,经全力抢救才逃过一劫。
●多器官功能衰竭,差点丧命:年7月,深圳的张先生在上班的时候,被一群红火蚁咬到了手。第二天,张先生开始发烧,温度一度达到40℃。随后,被蚂蚁咬过的地方开始出现红疹,并很快遍及全身。
经检查,张先生除全身皮疹和高烧外,还出现了肝、肾、凝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医院立即将他转送入ICU抢救。医院3天的抢救,张先生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
红火蚁不但会咬伤人和动物
还喜爱在电器设备中筑巢
大量的红火蚁在电线间啃咬
容易造成电线短路
导致事故的发生
春夏天气反复
雨水较多
是红火蚁大量繁殖的高峰期
如果不幸遇到了它们
该怎么办呢?
↓↓↓
遇到红火蚁千万小心!红火蚁的蚁巢比较容易辨认
一般有30厘米~40厘米高
下雨后很容易凸显出来
这样的小土堆请务必躲远
“狭路相逢”别招惹
发现红火蚁后不要踩踏蚁巢,更不要用手去触摸,防止被咬伤。如果发现它爬到身上,要迅速拍掉或抖落,不然可能会被叮蜇。
在红火蚁活动区域生活或作业时,充分做好防护,戴上手套、穿上长筒雨靴,并在上面涂抹滑石粉等。
万一被咬伤后如何处理?
被红火蚁咬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程度较轻的话,可以:
①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叮咬部位;
②用凉水或冰块对被叮咬的部位进行冷敷;
③注意保持被叮咬伤口清洁,千万不要用手搔抓,以免导致继发感染;
④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剂,以缓解过敏反应。
如有过敏病史或被叮咬后反应较严重者,医院就诊,进行抗过敏及局部清创等处理。
而在江苏疾控
刚刚发布的4月防病提醒中
防红火蚁叮咬在列!
↓↓↓
再!次!强!调!
红火蚁攻击性强、叮咬毒性大
路边碰到务必躲远点!
此外
4月春暖花开,气温升高
但早晚温差仍较大
看看咱们昆山的天气
真是刺激!
昨天(4月2日)
最高温是22℃
到了4月5日
最高温又降至16℃
而下周四
温度又再度回升为19℃!
最低温在明天(4月4日)
也迎来了近期最低
仅有8℃!
气温起起伏伏
病毒易肆虐
对此,江苏疾控还提醒
↓↓↓
严防疾病!江苏疾控权威发布一、新冠肺炎
近日,云南瑞丽出现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疫情信息再次提醒我们,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绝不能放松对新冠肺炎的警惕,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防病措施:
做好日常防护,保持个人卫生,配合防控策略。
入境人员、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人员、密切接触者解除14天隔离后未满7天人员、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人员不参加祭扫活动,不参加聚集活动,尽量避免前往密闭公共场所。
外出旅行时,以下几点要照做:
1.不建议境外旅行
2.提前做好旅行计划
去景区景点,网上预约前往,尽量避开景区景点高峰时段。公共空间要全程佩戴口罩,要勤洗手,尽可能少触碰公共物品。
3.做好行程记录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并妥善保存票据,确保一旦出现相关情况可及时追溯。
4.旅行归来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一般自我观察2周,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等症状时,要在做好防护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实报告外出旅居史及人员接触情况,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记住
要做好最简单且有效的个人防护
戴!口!罩!
没有的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备好!一次性特惠防护口罩低于0.3元每只▼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民用防护口罩均低于0.35元每只▼以及KN95口罩,最低只要0.55元每只!▼二、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重点注意猩红热和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及肺结核是春季高发传染病,可通过呼吸道和日常接触等途径传播,极易在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空间里传播。
猩红热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目前没有防御疫苗可以打。发病后会出现发热、咽痛、出疹等症状。预防猩红热主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部卫生以及环境通风。
江苏春季的4-6月会出现猩红热的流行峰。
防病措施:
1.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环境大大增加了致病原的传播风险,办好事情应尽快离开,不要长时间逗留。
2.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应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
3.学校教室、宿舍注意开窗通风,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如确诊猩红热需规范足量使用抗生素治疗。
//////////
另外,冬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肆虐的时节。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以下儿童,其中5~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是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
被感染后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发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措施。
防病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2.流行期应深居简出,开窗通风
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接种麻腮风疫苗
目前,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
注:小朋友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应在家休息,不要上学,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或发病后14天。对于接触过传染期流腮病人的易感者,应从最后接触之日起观察25天。
三、避免病从口入谨防毒蘑菇
春天细菌孳生活跃,细菌性中毒或肠道感染性疾病时常发生。而且节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在食品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形下,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
另外,暖春气候下毒蘑菇生长迅速。毒蘑菇从外形上难以判断,在野外多见,许多毒蘑菇食用少量足以致命。
防病措施:
1.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食品卫生:做好食物的保鲜、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出行用餐,建议到卫生或证照齐全的餐馆就餐;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春天是各种海产品的淡季,不吃存放过久的冷冻海产品。
4.应警惕毒蘑菇、发霉甘蔗、发芽土豆、不知名的野菜、加热不彻底的四季豆、腌制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在野外,切记不要采摘和食用任何野生蘑菇以及野菜、野果等野生植物)
5.春笋、鲜黄花菜、新鲜木耳应正确烹饪,不要贪鲜而过多食用。
四、减少接触过敏原
春季也是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疾病高发的季节。这类疾病重在预防,远离过敏原。
防病措施:
1.春季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飞絮、霉菌、尘螨、灰尘、紫外线等。
2.过敏体质的居民尽量减少出门,如果要到户外锻炼,最好选择雨后空气较好的时候,并佩戴口罩,阻断与过敏原的接触。
3.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理杂物,清理时佩戴口罩;经常晾晒被褥、地毯、衣物等。
4.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劳逸结合,注意缓解紧张情绪。有过敏史者,野外工作或春游,随时携带抗过敏药物。
5.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了
在昆山的所有人
一定要严加防范!
快把这条消息扩散出去
提醒更多人注意!
来源:央视新闻、江苏疾控、名城苏州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