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法定传染病病毒肝炎流行性感冒
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我国法定传染病病种增加至40种。年(年1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63/10万,报告死亡率为1.88/10万。
摘要:
1、病毒肝炎、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超百万病例;
2、性传播疾病依然需重视,艾滋病例,梅毒例,淋病例;
3、肺结核任重道远,例;
4、手足口,例;
5、流行性腮腺炎,例。
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统计:
一是肠道传染病发病例,死亡25人,报告发病率为7.61/10万,较年下降29.4%,报告死亡率为0./10万,较年下降5.3%。
二是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55.53/10万,较年下降12.9%;报告死亡率为0.47/10万,较年上升1.2倍。报告死亡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年法定传染病病种新增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三是报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4.15/10万,较年下降27.2%,报告死亡率为0./10万,较年下降28.1%。
四是报告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13/10万,报告死亡率为1.39/10万,分别较年下降11.9%和10.4%。
附件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名
发病数(例)
死亡数(人)
发病率(/)
死亡率(/)
甲乙丙类总计
.
1.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89
.
1.
鼠疫
4
3
0.
0.
霍乱
11
-
0.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
-
-
艾滋病
4.
1.
病毒性肝炎
81.
0.
????甲型肝炎
3
1.
0.
????乙型肝炎
64.
0.
????丙型肝炎
13.
0.
丁型肝炎
-
0.
-
????戊型肝炎
34
12
1.
0.
????未分型肝炎
3
0.
0.
脊髓灰质炎
-
-
-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
-
-
麻疹
-
0.
-
流行性出血热
48
0.
0.
狂犬病
0.
0.
流行性乙型脑炎
9
0.
0.
登革热
-
0.
-
炭疽
-
0.
-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2
4.1
0.
肺结核
47.
0.
伤寒和副伤寒
5
0.
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0
3
0.
0.
百日咳
1
0.3
0.
白喉
2
-
0.
-
新生儿破伤风
34
1
0.
0.
猩红热
1
1.
0.
布鲁氏菌病
-
3.
-
淋病
-
7.
-
梅毒
54
33.
0.
钩端螺旋体病
8
0.
0.
血吸虫病
43
-
0.
-
疟疾*
6
0.
0.
人感染H7N9禽流感
-
-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6.3
0.
丙类传染病合计
85
.
0.0
流行性感冒
70
81.
0.
流行性腮腺炎
1
9.
0.
风疹
-
0.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2.
-
麻风病
-
0.
-
斑疹伤寒
9
-
0.
-
黑热病
1
0.
0.
包虫病
1
0.
0.
丝虫病
-
-
-
-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2277
9
75.
0.
手足口病
3
54.
0.
注:1.表中数据为本年度报告病例按发病日期统计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不含外籍和台港澳)。
??????2.新冠肺炎数据为本年度报告病例按报告日期统计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含外籍及台港澳输入病例)。
3.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的合计数。
4.疟疾数据为按照终审日期以及按照报告地区统计的中国籍病例。
5.新生儿破伤风的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单位是/。
6.人口资料采用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末全国常住人口资料。
公卫健康,人人有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