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社区幼儿园家园篇家园紧配合,共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Fever)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2—8岁的儿童,本病全年可发病,但呈冬春季为高峰,以春季最高。
猩红热的症状
猩红热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发烧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掌印”。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故被称为“口周苍白圈”。此外,舌乳头红肿,很象鲜红的杨梅,故称它为“杨梅舌”,这些都是猩红热的特殊症状。皮疹经3到5天消退,疹消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脱皮,呈米糠样脱屑,或大片的脱皮,极少数病儿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抽风、昏迷、甚至休克。有时可并发心肌炎、肾炎、风湿热、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
病原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偶尔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
猩红热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
病人应进行住院隔离治疗并应强调卧床休息。有病及时就医,周围密切接触者可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或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预防。
2.切断传播途径
在冬春流行季节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学校与托幼机构在流行期间加强晨间检查,发现病人应立即隔离,病人所污染的衣物应煮沸和洗烫消毒,空气用一般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3-5oC来苏儿作用15分钟。
3.保护易感人群
本病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带小儿去公共场所及参加集会。猩红热可应用青霉素治疗,如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等。用药应不少于7天,经两次咽培养阴性后,再停药。
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身体的消耗和心脏的负担,防止发生并发症。另外,还要多饮开水,给予富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饮食。对高热患儿,应给予适量退热药物。
家园配合
1.尽早隔离治疗猩红热病人,隔离期至少7天,待痊愈后方可入园。急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患者,也应按猩红热隔离治疗。2.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注意观察其体温、皮肤及咽部情况,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3.加强在园师幼每日晨午检制度,对发热、咽峡炎和扁桃体炎的幼儿应劝其尽早就医。4.发生疫情期间家长应避免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5.注意室内开窗通风,注意日常卫生清洁和物品擦拭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1-2小时。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6.一旦幼儿出现疑似症状,家长应及时告知幼儿园老师,确保做好防治工作。
温馨提示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各种传染病高峰期紧随而至。家长避免带幼儿去大型公共场所游玩,外出回家督促幼儿及时洗手,及时更换衣服、做好消毒卫生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