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百科小知识
猩红热百科小知识
◆◆◆◆
温馨提示
孩子出现发烧、咽喉痛、皮疹、草莓舌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什么是猩红热
(scarlet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就诊科室
传染科
多发群体
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常见发病部位
呼吸道
常见病因
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常见症状
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
传染性
有
传播途径
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二、猩红热症状
典型的猩红热表现为急性咽、扁桃体炎和皮疹。起病急,骤起高热、体温高低不一,同时伴有咽痛、呕吐、头痛、全身不适等。有的出现腹痛,易误认为外科急腹。在起病后2天内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颌下、上胸,很快蔓延至腹部及四肢,严重的手掌及足底亦可累及,往往于12-24小时内皮疹由上而下遍及全身。
皮疹特点为红色弥漫性细小丘疹,用手抚摸有鸡皮样感觉。疹子密集使皮肤充血发红,皮疹之间的皮肤正常。用手按压皮疹,皮疹可消退而发白,数秒可恢复原状,医学上称“贫血性皮肤划痕”。面部潮红,而口唇周围及鼻端显得苍白,称为“环口苍白圈”。在皮肤皱褶处,如腕、肘、腹股沟等部位,疹子密集,且可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条样褶痕,称为“帕氏线”。
皮疹依出疹先后顺序消退,一般2-4天可完全消失,一周后开始脱皮,无色素沉着。在发病1-2天时,舌尖及边缘发红,逐渐舌光滑绛红、舌乳头绛红突起草莓,称为“草莓舌”。
猩红热症状照片
三、猩红热是怎样感染上的?
1、传染源:
(1)病人:从潜伏期末至皮肤脱屑前皆有传染性。
(2)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健康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被污染物品,如书籍、玩具、衣物等,被污染牛奶及奶制品亦能发生传播;偶然可经擦伤皮肤感染。但是经污染物品、牛奶及经破损皮肤发生传播是少见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
2、传播因子:
含猩红热病原体的飞沫、尘埃及被病原体污染的衣物、书籍、玩具、牛奶等。
四、如何预防猩红热
猩红热的预防重在控制传播。患者应隔离,一直到其咽拭子细菌培养为阴性。
五、得了猩红热怎么办
1、按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
2、将患儿单独隔离1周,室内空气要新鲜,阳光要充足,但不能使阳光直接照在患儿脸上。
3、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4、吃营养丰富、易消化食品。
5、多饮开水、果汁或糖水,以增加代谢。
6、注意口腔卫生,吃饭前后用温开水给孩子漱口。年幼小儿可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水给孩子洗口腔,不能擦口腔。
六、猩红热防治知识顺口溜
乙类疾病猩红热,传播病人带菌者;感染产生免疫力,以后一般不再得。起病急骤伴发热,咽峡炎症腭充血;全身皮疹鲜红色,退疹过后皮脱屑。口腔周围不充血,形成白圈是持色;舌乳肿胀舌苔脱,草莓舌和杨梅舌。对症杀菌是原则,没有疫苗可注射;预防为主是对策,健康快乐可获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