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五中夏季健康卫生与疾病防控教育

进入夏季,由于气温和湿度的相继升高,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水源、食物、环境极易被污染,容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提高广大师生的卫生健康常识,提高对夏季传染性疾病的认识,现将夏季卫生健康常识以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内简介如下。

为什么夏季容易发生各类传染病?

夏季天气炎热,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水源食物、环境容易受污染,是各类传染病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在夏季是繁殖高峰期,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水源、食物、环境,使人类得病。天气炎热,人的体能消耗量大,喝水多减弱了胃肠功能和抗病能力,易致病。

夏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肠道传染病: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2、蚊媒传染病:疟疾、猩红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4、其他传染病: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腹泻等。

水痘

病因: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危害性:起病较急,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妊娠期感染可引起胎儿畸形、早产或死胎。

传染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对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孕妇,若有接触史,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

痢疾

病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

危害性:1、瘙痒明显,为阵发性。2、痢疾的自由活动导致治疗难度的增加,且传染性极强也可导致群体痢疾的发病。

传染性:①接触传播。②食物媒介传播。③水媒传播。④蝇媒传播。

预防措施:1、针对传染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传播和流行。2、在痢疾流行季节,可适当食用生蒜瓣;亦可用马齿苋、绿豆适量,煎汤饮用。3、患者须适当禁食,予清淡饮食为宜,忌食油腻荤腥之品。

猩红热

病因: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

危害: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冬季和初夏高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感染性腹泻

病因:由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危害性:出现腹胀、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致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传染性:主要“病从口入”即粪-口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诺如病毒等)

预防措施:把好“病从口入”关、控制细菌繁殖、高温杀菌、蔬菜应妥善保存、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不可过量、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保养正气。

手足口病

病因: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常见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全年均可发生,5~7月份为高发季节,学龄前儿童普遍易感。

危害: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例可出现嗜睡、呕吐等重症表现,个别的可导致死亡。

夏季高发疾病的预防建议

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饮食和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变味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的食物;

二是搞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四害,防止蚊虫叮咬;

三是生活、学习及办公场所要勤通风,一旦患病后要自觉隔离,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该加强晨、午检,患者污染的器具应该煮沸和洗烫消毒;

四是对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要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五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7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