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公主号开卷抄错作业日本国家防疫体

白癜风的危害是什么 http://m.39.net/pf/a_4359087.html

“钻石公主”号邮轮上月25日经停中国香港,一名旅客下船后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2月3日晚,邮轮到达横滨后,日本当局开始对船内全体乘客及船员约人进行大规模检疫。自5日起,全部人不得下船,在房间内进行强制隔离14天。

日本厚生劳动省此前称,从19日至21日,邮轮上共有名乘客下船,这些人的病毒核酸检测均呈阴性。截至当地时间21日下午6时,“钻石公主号”邮轮共确诊病例例。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名曾经在“钻石公主”号邮轮上进行防疫作业的厚生劳动省职员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日本明治政府在19世纪末期制定了《传染病预防法》,用于预防霍乱、痢疾、猩红热、鼠疫等疾病。该法律经过多次修改,百年来一直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年10月,《传染病预防法》被《传染病预防及传染病患者医疗法》所取代。

一、机构设置

日本的卫生行政组织包括厚生劳动省、都道府县卫生保健主管部门和市町村保健福利课3级。厚生劳动省是卫生保健的最高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国家的卫生政策等多项工作,并领导全国47个都道府县推行卫生保健计划。

47个都道府县中44个独立设置卫生保健主管部门,如保健福利部、健康福利部、厚生部、福利环境部等,一般设有医务、药务、保健预防、生活卫生等5~8个课,分管有关工作。在日本最基层的市町村级政府一般设有保健福利课,下设民生系、保险系、卫生系等,主管当地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

日本国家级公共卫生保健组织有国立病院、国立公共卫生院、国立疗养所、国立儿童自立支援设施和相关的研究所等。

47个都道府县则设有都道府县立病院、卫生研究所和数目不等的保健所等,市町村则设有规模较小的病院或诊所和日本最基层的公共卫生机构——市町村保健中心。保健所的主要工作是从事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活动;保健所的所长必须是医师,并要求有3年以上的公共卫生实践经验,同时要在国立公众卫生院培训合格。

保健所长由知事(相当于我国的市长)、政令市长或特别区长委任。日本公共卫生体制的特点是:由政府健康课、保健所、保健中心、社区志愿者组成严密的保健体系;建立了国家公共卫生院,集科研、教学为一体;保健机构的建设集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推进为一体;政府把保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传染病管理体系由厚生劳动省负责建立。这一系统同时被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包括厚生劳动省、8个派驻地区分局、13家检疫所、47医院、62医院、家国立疗养所、5家国立研究所构成的独立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由都道府县卫生健康局、卫生研究所、保健所、医院、市町村级保健中心组成地方管理系统。

这三级政府(厚生劳动省、都道府县卫生健康局、市町村卫生健康局)两大系统,通过纵向行业系统管理和分地区管理进行衔接,形成全国的传染病防制管理网络。

二、传染病管理

在日本,按照《传染病预防及传染病患者医疗法》的规定,传染性疾病被分为4类:第一类传染病包括埃博拉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鼠疫、拉萨热、马尔堡病等;第二类传染病包括急性霍乱、细菌性痢疾、白喉、肠霍乱、副伤寒等;第三类传染病包括肠出血性大肠菌感染症等;第四类传染病包括流感、病毒性肝炎、黄热病、Q热、狂犬病、后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梅毒、疟疾等。

另外,对于那些具有传染性,与人类已知传染病的症状、治疗结果明显不同,且病情严重,其蔓延会对人类生命及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疾病被归为“新型感染症”。SARS便属于新型感染症。

日本传染病的监测工作由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情报中心负责。自SARS之后越来越强调主动监测的重要性,主要实行症状监测,监测内容为:

(1)聚集性、群体性症状;

(2)不明原因疾病;

(3)诊断不明的疾病。传染病的信息监测报告有周报和月报两种形式,周报及时性较好,但准确性稍差;月报准确性较好,但发布周期长。首先由基层的医疗机构将监测信息以手工报表的形式报告当地的基层保健所,然后由保健所用电子文本将信息提供给研究中心,同时抄送国立感染症研究所。

医院在诊疗中发现群发性症状,一般首先上报当地保健所,保健所组织调查。单个病例被确诊为传染病之前,没有明确的报告规定;但如果诊断之后不报,将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作为医疗机构漏报处理。

三.传染病报告迅捷的逐级上报制度是日本《关于感染症预防及感染症患者医疗的法律》的特色之一。法律规定,对第一、二、三类传染病患者及新型感染症患者,只要发现其带有病原体(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或怀疑有症状,必须在1天之内经最近的保健所长向都道府县知事报告其姓名、年龄、性别等厚生劳动省政令规定的事项。

对第四类感染症,如发现艾滋病、梅毒、疟疾及其他厚生劳动省政令规定的患者(包括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必须在7天之内经最近的保健所长向都道府县知事报告其姓名、年龄、性别等厚生劳动省规定的事项。

各都道府县的知事接到报告后,对第一种情况,必须立即向厚生劳动大臣报告,对第二种情况,在厚生劳动省政令规定时间内向厚生劳动大臣报告。如患者不在本都道府县区域内,应立即向患者所在地区都道府县知事报告。

都道府县知事为防止新型感染症蔓延,在有充分理由并认为必要时,可强制对可疑者进行健康检查。

必要时,为防止新型感染症蔓延,都道府县知事可劝告、强制被怀疑感染的患者到特定感染症指定医疗机关住院接受观察、治疗。都道府县知事在发现新型感染症患者时必须使其住院治疗,确认患者已无传染的可能时方可出院。

《检疫法》规定,在机场、港口发现新型感染症患者时,同样按《关于感染症预防及感染症患者医疗的法律》规定上报。

四、传染病信息反馈及发布

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接到传染病报告信息后,将上报的信息情况反馈给基层的医疗单位。日本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疫情信息的发布,将监测信息周报和月报在网上通报,如果发生错误则由厚生劳动省负责订正;平时由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信息中心负责对世界各地的传染病动向进行调

查,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作,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每周五将情况提供给厚生劳动省健康局的结核传染病课。医生如需了解相关信息可以从网上检索。

在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发生时,政府可以通过包括行政命令在内的一切手段向国民公布、说明情况。其中包括:通过都道府县的保健所向国民发出通知,通过厚生劳动省网站发布信息以及通过媒体发出通知,政府还有权向媒体发出命令。

日本根据国内外的病例情况及传染病发生动向将疫情的级别由低至高分为0~4级5个级别,结核传染病课首先要做出级别判断,并根据传染方式向有关主管部门做通报,并由其参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对于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结核传染病课要会同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就发生传染病的地理情况、疫情特征、传染源及方式、病原体、可能的防止传染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和研究分析。

此外,由于日本是《国际保健条约》的缔约国,这项法规规定有关部门应迅速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有关疫情。当疫情级别达到三级以上,法规规定要采取紧急体制对应。主要的措施有,在厚生劳动省设立对策本部,召开健康危机管理调整会议,向传染病发生地派遣职员,加强与有关省厅的联络,确定有关法律的适用,向国际机构求援等。

(保留所有权利,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制度开门”。资料来源:吕敏等:日本传染病防制体系,中国全科医学,年第9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8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