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大哥与文人骚客皇二太子袁克文的一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光绪八年,袁世凯跟随淮军提督吴长庆进入朝鲜,协助朝鲜国王李熙镇压汉城兵变。李熙为了奖赏袁世凯的功劳,将朝鲜女子金氏、李氏、吴氏等人赐予袁世凯为妾。

金氏在年生下了袁克文,但因为袁世凯的原配沈氏尚未有子嗣,袁世凯便将袁克文过继给了沈氏。甲午战争后,袁世凯被清皇室重用,派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袁克文和他的母亲金氏随军服侍袁世凯。

袁克文幼时贪玩,读书并不用功。袁世凯聘请了著名学者方地山、董宾古等人作为家庭教师,教授诸子诗赋。袁克文的天份很高,经过学习,他的诗词歌赋在袁家兄弟中无人企及,就连方、董等人也对他刮目想看。

袁世凯对这个儿子十分偏爱,沈氏更是袒护、溺爱这个孩子。年,袁世凯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调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袁克文也在这一年被任命为法部员外郎,这也是他这一生之中唯一一次从政为官。

袁克定是袁家的嫡出长子,从小跟袁世凯在朝鲜。他曾留学德国,通晓西方诸国语言。袁世凯在担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之时,袁克定都一直跟随在身边。因此,袁克定自小就对封建官场上的权谋、斗争,谙熟于心,袁世凯“洪宪帝制”之后,他的政治野心也一再膨胀。

根据宗法制度中所谓“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袁克定认为“太子”非他莫属。因此,在袁世凯称帝的过程中,他四下活动,私刻了“大皇子印”,一些溜须拍马的人称袁克定为“大皇子殿下”,他也当仁不让。袁克定每天制作假的《顺天时报》,刊登国民进戴、日本人赞同帝制的假象。此事终于被袁世凯知道,他在恨骂当中断绝了对袁克定的希望,开始注意袁克文。

袁克文对政治不像他哥哥那样热衷,对于帝制,他看的很明白,在他的《感遇》诗中说:

绝岭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上层

所以,当他知道“太子”的殊荣降临到自己头上之时,不禁惶恐。在与人交谈之时,常常以陈王曹植自比。

为了保全性命,袁克文上书上书袁世凯,请立自己为“皇二太子”,以免别人猜忌,并且自刻了一枚二皇子印。由于这枚二皇子印,更由于昙花一现的帝制,袁克文总算避过了一场血光之灾。不过,自此以后,兄弟二人再也不相往来。

年,袁世凯去世后,袁克文便移居天津,不久又在上海构建新居,长达数年。在这期间,他一面纵情声色,吃喝抽赌;一面又以见证人的身份,披露秘闻,为父亲洗刷恶名。

袁克文在这一时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洹上私乘》、《辛丙秘苑》。《洹上私乘》在年初登载在周瘦鹃主持的《半月杂志》,后大东书局又出了单行本。书中对袁世凯出卖康梁变法、镇压义和团运动竭力辩白,实则为亲者讳。《辛丙秘苑》于年刊登在《晶报》上,其中所记载的当事人大多健在,因此这本书也是一再涂改,为亲者讳。当然,客观来说,其中的一些事件还是颇具史料价值,对其不能一概抹杀。

袁克文也是一个博雅的才子,他的大字小楷,清丽俊逸,独具妙姿。年,潮汕地区发生风灾,百姓死伤10余万,袁克文曾卖字为灾民募捐。当时,上海各杂志、报刊纷纷邀请他题写刊名报头。一次,袁克文应约为陶寒翠所著的《民国YS》写封面,书中颇多谩骂袁世凯的地方,他读后十分懊悔,从此不再轻易为他人题字。

早年受到方地山等人的影响,袁克文对收藏有特殊的爱好。在收藏方面,成果颇丰:六朝人手绘《鬼母揭钵图》、唐人书写《洛神赋图》、宋本苏轼、鱼玄机等人文集,价值不菲。可惜这些真品,在他后来困难之时,大多贱卖而不知去向。

寓居上海期间,袁克文曾拜青帮头子张善亭为师,列为大字辈。青帮按照“清静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兴理、大通悟学”二十四字辈授徒流传。这一事件成为一时的新闻,不少人冒附在他的门下。袁克文深恐过于招摇,生出是非,特意在《晶报》上刊登了一则《门人题名》,认定沈通三等16人为其门生,其他人一概不认。

晚年的袁克文生活凄凉。年,他在上海刊登卖字、出售字画古董的启事,以此来维护日常捉襟见肘的生活。回到天津后,依然靠着卖字为生。他给张宗昌写了一幅极大的“中堂”,代价是元。由于那张纸又宽又长,屋子里放不下,他只能将纸铺在弄堂里,站在纸上完成。

年,袁克文患猩红热在天津去世。他死之后,别人只在他的笔筒之中找到20元,丧事均由他的徒子徒孙出钱办理。

“皇二太子”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潦倒的一生,与其说袁克文最后的结局是自我放荡,倒不如说是大时代、大变局使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81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