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安仔的故事
以追求美好生活的本性,我所往复推动的不再只是大地上的石头,而是播种生命中的玫瑰。
——熊培云第一面见安仔,是在年上海的夏天,那天她穿着得体的职业装,精致干练。
没想到,后来她会养我3年多,每天早起做饭,都给我带一份,除了出差从不中断,有时候她约了人聚餐,还会单独给我做,因为担心她不带饭给我,我就没得吃。
每次我跟别人讲这件事,他们都会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在她看来,这好像就是一件随手做的小事。
确实,在她的人生里,不可思议的事情太多了。
1、
安仔是东北人,身形高挑,却带有南方人的气质,每次见她,她总有一种准备好了的感觉,衣着光鲜,状态饱满,对所到来的事情都保持开放,对所要做的事情也果断利落。
安仔刚认识时,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精力真的是非常充沛,已经到了令我不得不佩服的程度。
在我认识她的这些年里,鲜少见她能在一个假期里甘心待在家里,永远都在计划着下一次出行去哪里,国内几乎所有城市她都去过了,最厉害的是,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去的,带上行李,说走就走。要知道她的工作本身就需要经常出差,一周飞去2、3个地方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今天在一个城市办了一天活动,第二天她已经在别的城市活蹦乱跳了。
除了空间上的折腾,她会穷尽所有时间去探索,刚认识她时,她做社群、搞读书会、组织活动,还报了不少课程,在自我精进上乐此不疲。随后熟悉起来,知道她在学教练技术、做心理咨询、参加各种工作坊,还要练瑜伽、学插花等等,无论工作多忙,她都想尽办法抽时间去做所有她感兴趣的事情。
她好像从不知道疲惫,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认真地、全力地过每一天。以至于跟她对比,我活得多少是有点漫不经心了。
她说,她习惯于给自己选择hard模式,对自己要求一向很苛刻,她会定期请形象顾问,结合当下的状态和需求添置新衣,她把衣服称作是「战袍」。我感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生对她来说,其实更像一场搏命的战役。
2、
小时候,她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孩子,身上的零花钱可以买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唯独买不到父母的陪伴,爸爸妈妈很少回家,即便是节假日,家里都冷冷清清的,只有她一个人。
爸爸一直努力在拼搏事业,整天很忙碌但似乎总也没有起色,寒暑假会带安仔去书店买书,这是父亲唯一给到的陪伴,是安仔印象中屈指可数的幸福时刻;妈妈也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她渴望自己在工作中做到足够优秀,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很优秀。
安仔从小就很独立,小学一年级可以自己做饭,父母顾不上她的日子,她就去亲戚家里住,过着“四处漂泊”的日子。有一次她得了猩红热,爸爸给她买了个西瓜,安顿好就急匆匆出门了,安仔睡醒之后,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已经习惯了的她忍着难受爬起来去找药吃。
因为感情问题,父母共同在家的日子里却总会爆发争吵,安仔只能默默的在房间里流眼泪。他们对安仔说,要不是为了给你一个完整的家,我们早离婚了。而他们不明白,其实安仔更想要一个能感受到温暖的家。
安仔无比期盼可以尽快长大,逃离这个充满伤害的家,各自生活,互不干扰。
3、
生活的记忆好像从大学开始清晰起来,她开始意识到,原来她的世界里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她开始和喜欢的人谈恋爱,找到了一个想要结婚,一起走向未来的男朋友。
对关系的渴望,让安仔无论对待友情还是爱情,都拼尽全力去投入。毕业后,作为定向生的安仔本可以去油田进兵工厂,但是她选择了放弃,安仔说她想继续考研,其实是为了和男朋友能一起去南方生活。
放弃稳定的工作,迎来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安仔一意孤行,渴望自由的她想要离开家,走得越远越好。这次坚持,是安仔与母亲的第一次正面对抗。
安仔却没有如愿跟那个男生走下去,她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得来的却是背叛。分手后的7天,她不吃不喝不睡,从斤直接瘦到斤,她躺在床上不停的想,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她付出了这么多,两个人却还是不能在一起。
也许是最后生命的求生意识觉醒了,她忽然想通了,不应该把对关系的渴求寄托于他人身上,从而迷失自己,在关系里,拥有独立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她需要去面对孤独,面对分离,“离散是生活的常态,孤独才是人生的真相。”
安仔告诉自己,要强大起来,强到离开任何人都可以,强到自己去创造未来。随后,她考上了研究生,正式开启了南方生活。
“为了保护我自己,我需要建立边界和底线,从此在我的关系里非黑即白,需要搞清楚你是我的谁,才能开启一段关系。”安仔说。
4、“我要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年,安仔研究生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上海,她看着上海的车水马龙,暗下决心开启全新的人生。
她想找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大学时做社团部部长,让她发现跟人打交道很有意思,她擅长跟人聊天,聊天中总能收获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对于别人的需求她很敏感,通过沟通往往能拿到她想要的结果。
然而,现实总比想象要残酷。心高气傲的安仔定了一个对于零经验的应届生算是很高的工资标准,大概找了8个月都未果。一度她的生活窘迫到一份炒饭分成两次吃、做一顿饭省着吃两天,即使如此,自己也生扛着,不肯听妈妈的劝,回家接受稳定的工作。她对自己说,只要还活着,我就一定会站起来的。
最终她还是不得已大幅降低了工资标准找到了工作,但她却下定决心:在上海生活,5年薪资过万,7年薪资要过2万,以此来支撑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从现在开始,安仔你唯有足够努力,跑的再快一点,让自己在未来的任何事情上,都不再需要再做妥协。
自此,她开启了“拼命三郎”的模式,为了更快达到设定的目标,她对自己下手非常狠,不肯给一丝喘息的时间,不断去面对挑战,像跳火圈一样,跳过去还有下一个圈,永不停歇,时刻奋进。
事实上,安仔只用了3年就升到了总监,薪资的目标提早完成。不过,这种不断挑战自己的模式却形成了习惯。她说,“我的成长好像都是来自于挫折、困境,所以只有处在非常艰难的阶段里,我才会有安全感,我不敢给自己留退路,我不会被任何人打败,包括我自己。”
5、
年,安仔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当时的她认为创业是自由的,给自己干活,自己来评价自己,不用受制于人,业务的发展自己说了算。而且,她觉得毕竟创业这个事情挺难的,很适合她。
她从安稳的金融行业直接跨入互联网行业,从光鲜亮丽的公司管理层转为四处奔波的社群运营,她做了一个公益社群“简运营”,聚集了一批运营从业者,大家一起结伴学习。
从年9月到年6月,2年的时间里,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简运营”在上海也小有名气,可以承接一些运营大咖的商业活动,但是她发现要是把这个社群变成一个公司,还是远远不够,她找不到一个稳定可依赖的商业模式。
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下,安仔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自己面临着瓶颈,以当前的能力无法应对创业中面临的困境,她想要找一个地方提升自己的商业操盘能力。
年,安仔哭着停掉凝结全部心血的社群,只花了三天时间决定从上海搬来北京,加入“三节课”这家公司。她决定在北京努力工作提升能力,然后再回到上海完成未竟的事业。
这次的决定依然没有得到妈妈的支持,妈妈不能懂安仔为什么每次都不听她的,要这么辛苦去一个陌生城市打拼,就像她不能懂安仔每一次与她的对抗,其实都是为了努力成为她心目中优秀的女儿。
安仔与妈妈
6、
当时三节课的企业业务还在探索阶段,安仔基本在公司里轮了一遍岗,做线下交付、做讲师运营、做客户活动、做线下课程……从后端到前端,凡是她能做的她都做,曾连续几周飞行往返公里,每天再忙都会化个美美的妆来上班。
年初,她从零开始做市场工作,做展会、做演讲、做沙龙,扩展着自己的边界,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却依然不肯放松,她害怕给了自己认可,自己就会松懈下来,变得堕落。
除了面对工作的辛苦,安仔还想挑战极限——还有更辛苦的事情吗?她去腾格里徒步,看不到尽头的沙漠让她感受到绝望,但还是坚持走完全程,即使双脚磨出水泡,脚趾头流血。年7月份她开始学习瑜伽,每天雷打不动做瑜伽,连续48天,保证3个小时的练习,出差时她会利用机场候机的空隙,铺开瑜伽垫坚持完成当天的任务。
就像每天早起做饭,在别人看起来很难坚持,但是在安仔这里,是她热衷的,坚持住一切难以坚持的。我开玩笑说,这种的热爱生活多少带点着自残的意味。
常年的折腾和消耗,导致她的身体变得很差,不得不长期靠喝中药来调理身体,身边的人都劝她,为什么不肯停下来休息?这么拼到底干什么?
其实她也会迷茫,不知道这么拼命会得到什么,甚至已经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7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