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婴孕婴宝宝发烧为哪般超人气医生崔玉

发烧,几乎是孩子生病最常见的反应,但发热只是一种症状,而非病因。当孩子体温飙升,身为父母的你,能通过细致的观察,大致确定问题出在哪里吗?魔法麻麻邀请人气儿科医生崔玉涛,通过分享真实的案例,教你对宝宝发热做“排除法”!

本期嘉宾:

宝宝得了急性扁桃体炎

一天,3岁辰辰的妈妈打来电话咨询,说前一天半夜发现辰辰睡眠不安,当时体温为37.9℃,妈妈给他服用了“泰诺林”退热剂。半小时后,孩子又入睡了。可今天早晨,孩子的体温再次升高,高达39℃。妈妈再次给孩子服用退热剂,但这次被孩子吐了出来。在听他妈妈诉说的同时,我询问孩子身上是否出了疹子,是否用手揉搓耳朵,是否说嗓子疼痛等等,一连串问题把妈妈问蒙了。看样子,这位母亲没有观察这些问题。我建议她把孩子带到诊室来。

当妈妈将孩子带入诊室时,孩子的精神状况较差,烦躁不安,趴在妈妈的肩上。当时体温为38.8℃。经检查发现,孩子的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并被脓苔覆盖。血液中白细胞已升高到19×/升,中性粒细胞达89%。整个情况说明孩子得了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

虽然为急性扁桃体炎,也不会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确,妈妈在情绪稳定后说,这几天孩子饭量有所减少,而且也不如平日活跃,有点儿发蔫儿。只是,这些并没有引起爸爸妈妈的重视。

正常环境下,儿童体温超过38℃均应视为发热。在孩子发热前,多少都有一些先兆,如饮食减少、活动减弱等。这些表现,往往不被平日忙碌的爸爸妈妈所重视。一发现孩子发热,即认为是无任何其他表现的突然发热,为此出现惊慌失措。

其实,发热是一种表现,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因此,对于发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观察并寻找引起发热疾病的表现。爸爸妈妈能及时、准确地注意并描述这些表现,会利于医生对孩子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下面这些疾病都会引起发热的症状:

●皮疹

孩子容易患发疹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风疹等。

●中耳炎

中耳炎也较易侵犯儿童。通常都是在患过感冒后,述说耳痛,有时还用力拉一侧耳朵。此时用手电可观察到孩子耳道内有液体淤积或流出,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再有,测量耳温时,一侧明显高于另一侧达0.5℃,也提示耳温高的一侧可能有发炎。

●咳嗽

咳嗽也是发热儿童常有的现象。一般在出现流鼻涕、打喷嚏1~2天后出现的咳嗽,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由病毒所致,有些也为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所致。

要是爸爸妈妈能用勺柄压迫孩子的舌头,发现咽部红肿;咽部两侧还可见到近乎球形的肿物,表面粗糙,有时还有白色的附着物,一般提示为细菌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这类患儿在患病期间,不喜吞咽,而且进食、水或药后容易出现呕吐。

若咽部红肿,表面有溃疡,并且孩子述说吞咽时嗓子疼痛,则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咽颊炎。

●急性喉炎

对于咳嗽的孩子,还要特别注意咳嗽的声音。若咳嗽费力,声音嘶哑,如同犬吠,应高度怀疑急性喉炎。由于夜间室内温度较高且空气干燥,急性喉炎的症状往往更为明显。对于这种情况,医院就诊,切不可大意,因为喉炎可引起喉部阻塞,造成儿童缺氧,严重时还可导致窒息,甚至突然死亡。

●肺炎

发热的儿童在咳嗽的同时,伴有呼吸急促,特别是述说胸部疼痛时,很可能是得了肺炎等胸部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

发热期间,如果孩子的腮帮子、耳部下方逐渐肿大,而且拒绝触摸,即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表现。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有集体发病造成流行的特点。若患儿在发热前曾与类似病人接触,患此病的可能性就更大。

此外,无论发热的孩子有何表现,只要出现不伴有腹泻的呕吐、嗜睡、头痛或低头时颈部疼痛等症状,医院诊治,以排除脑膜炎或脑炎的可能。无论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都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

●腹泻

与腹泻同时出现的发热,尤其是还伴有呕吐,则说明儿童的消化系统受到感染,是急性胃肠炎的表现。

●泌尿系统感染

对于小便次数较平日明显增多,小便时感觉疼痛的儿童,特别是女孩,应怀疑泌尿系统受到感染。可在清洗外阴后,用玻璃或塑料小瓶留取新鲜尿液进行检查,以协助诊断。若能留取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液进行检查意义更大。

●疫苗相关性发热

发热是门诊常见的小儿病症。有些刚刚预防接种的孩子,也会出现发热。医学上将预防接种后引起的发热称为疫苗相关性发热。很多爸爸妈妈对这类发热不太理解,认为是疫苗质量有问题引起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目前我国采用的预防接种为人工自动免疫,是通过免疫接种将疫苗(抗原物质)接种于人体,促使人体自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抗体),也就是将特定的、经过处理的细菌、病毒等注入到人体内,诱发人体产生抵抗这种特异疾病的能力。

因此,实际上预防接种是模拟疾病的过程。既然如此,健康的孩子接种疫苗后,机体就会发生“假”疾病的过程。孩子必然会出现一些类似疾病的表现,主要为发热,当然这些表现不会引起任何不良后果。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可将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发热视为疫苗有效的标志,出现发热就意味着疫苗接种获得成功。

这种发热的程度一般不是很高,多于38℃~38.5℃之间。常不需特殊处理。可嘱咐孩子少活动、多休息、多饮水等。机体对疫苗产生免疫的过程中,孩子内在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暂时有所下降。此期间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能使体温继续上升,还可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即使这样,爸爸妈妈也不必着急,医院就诊,以得到恰当的治疗。千万不要因为惧怕这些合并的问题而中断正规的预防接种。

对于体温超过39℃的患儿,爸爸妈妈就更应格外仔细地观察。特别是精神萎靡、头痛明显、呼吸急促、喘憋的孩子,医院及时请医生诊治,切不可自作主张,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崔玉涛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定价:48.00

宝宝生病是爸爸妈妈最烦恼的事。然而不太妙的是,所有的宝宝都会生病。

其实,换一种角度想,生病时的症状往往是身体抵抗疾病的一种反应,比如发烧、咳嗽。

生病的过程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个让身体“学习”的过程:认识各种细菌和病毒,产生对它们的抵抗力,孩子的免疫系统也会逐渐发育起来。

在这一部分,崔大夫逐一分析他处治过的典型病例,告诉我们应对宝宝生病最需要的知识:哪些情况不必担心,哪些情况必须紧急处理,带宝宝看病怎样会更顺利,给宝宝用药有哪些讲究……

了解了这些,我们的焦虑会减少很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宝宝生病,我们会做得更好。

秀婴网上商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7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