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尚无疫苗预防,出现发热咽痛皮疹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目前猩红热已进入高发季,如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小心猩红热。关于猩红热防控知识,跟着疾控君一起了解下吧。

猩红热是什么病?

猩红热(scarletfever)是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ga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为发病高峰。5月~6月为春季高峰期,11月—次年1月为冬季高峰期。

得了猩红热,会出现哪些症状?

猩红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和皮疹。托幼儿童和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急性起病,可表现为高热伴咽痛,发病后次日出现皮疹。

部分患者可出现“草莓舌”“杨梅舌”等。

如未经及时治疗,感染可蔓延至临近组织器官,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肺炎等,还可能出现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用具、手及食物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

如何预防猩红热?

目前尚无有效的猩红热疫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

1.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增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2.做好健康监测

如出现发烧、咽痛、皮疹等急性症状或被诊断猩红热后,应主动报告老师,注意及时治疗,避免带病上学。猩红热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对密切接触者需检疫1周。

学校应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学校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及时向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控中心报告。

3.日常通风和消毒

定期对校区公共场所(如教室、食堂和卫生间等)开窗通风、对重点部位和公共设施玩具擦拭消毒。

若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

不要自行服药,医院就诊

以免延误病情!

部分内容来源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10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