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溪健康驿站第十五期春季常见传染病,
春夏季是小儿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病、诺如感染性腹泻等,尤其近几年手足口病、诺如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高,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如何预防小儿传染病,让儿童健康度过春天很重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的临床表现早期为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咽痛,鼻塞等,病情持续的进展,逐渐的出现高热,寒战,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皮肤粘膜的瘀点瘀斑等,同时出现脑膜刺激征,部分病例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休克、脑膜以及脑实质损伤,严重的可能会发生脑疝、昏迷,进一步危及到生命。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水痘
水痘是0~6岁孩子常见传染病之一,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在冬、春季(2~5月)比较常见,是由于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四周肿大、胀痛。由于是传染性疾病,确诊后患儿需要进行隔离。
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全身皮肤潮红,可见呈鲜红色,针头大小皮疹,有些象“鸡皮疙瘩”,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手足口病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当孩子出现低热,厌食,手、足、口腔出现疱疹等症状时,家长们要予以重视,及时送医。确诊后要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诺如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短距离气溶胶等传播。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们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