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9例,本土4例均在云南这份4月防病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

风险等级调整+疫情防控提示

至年4月1日24时,全国各县区疫情风险等级情况如下:

为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策略,进一步巩固全市疫情防控成果,加强对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来徐返徐人员的健康管理,切实做好我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向广大市民提示如下:

14天内有以上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与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有轨迹交叉的人员,落实14天(自离开疫情地区之日起)的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对3月16日以后来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能够出示包括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健康码,体温测量正常的,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自由有序流动;对不能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可有序流动,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根据《关于科学精准做好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健康管理等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入境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并在解除集中隔离后,在社区指导下实施14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居家监测期间,减少外出,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去密闭公共场所,避免参加教学活动。如有异常,主动向社区报告。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年4月2日

截至4月1日24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4月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例(上海2例,湖南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4例(均在云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2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5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4月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0例,其中境外输入16例,本土4例(均在云南);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3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例,死亡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8例(出院48例),台湾地区例(出院例,死亡10例)。

流动变大,聚集机会增多,健康问题一定要特别重视。

江苏疾控权威发布

4月防病提示

4月春暖花开,气温升高,但早晚温差仍较大。另外将近清明小长假,不少人可能返乡扫墓或出门踏青、游玩,流动变大,聚集机会增多,健康问题一定要特别重视。

一、新冠肺炎

近日,云南瑞丽出现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疫情信息再次提醒我们,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绝不能放松对新冠肺炎的警惕,仍需做好个人防护。防病措施:做好日常防护,保持个人卫生,配合各地防控策略。入境人员、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人员、密切接触者解除14天隔离后未满7天人员、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人员不参加祭扫活动,不参加聚集活动,尽量避免前往密闭公共场所。外出旅行时,以下几点要照做:

1.不建议境外旅行;

2.提前做好旅行计划;

去景区景点,网上预约前往,尽量避开景区景点高峰时段。公共空间要全程佩戴口罩,要勤洗手,尽可能少触碰公共物品,

3.做好行程记录;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并妥善保存票据,确保一旦出现相关情况可及时追溯。

4.旅行归来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一般自我观察2周,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减退等症状时,要在做好防护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实报告外出旅居史及人员接触情况,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二、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重点注意猩红热和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及肺结核是春季高发传染病,可通过呼吸道和日常接触等途径传播,极易在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的空间里传播。猩红热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目前没有防御疫苗可以打。发病后会出现发热、咽痛、出疹等症状。预防猩红热主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卫生以及环境通风。

按照我省往年流行特点,我省在春季的4-6月会出现猩红热的流行峰,到冬季11-12月再出现冬季流行峰。近十年来,猩红热发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我省从年以来猩红热的报告发病数也呈上升趋势。

防病措施1.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环境大大增加了致病原的传播风险,办好事情应尽快离开,不要长时间逗留;2.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应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3.学校教室、宿舍注意开窗通风,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如确诊猩红热需规范足量使用抗生素治疗。另外,流行性腮腺炎也要重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肆虐的时节。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以下儿童,其中5~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是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被感染后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发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所以我们要做好预防措施。防病措施: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2.流行期应深居简出,开窗通风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接种麻腮风疫苗目前,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注:小朋友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应在家休息,不要上学,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或发病后14天。对于接触过传染期流腮病人的易感者,应从最后接触之日起观察25天。

三、避免病从口入谨防毒蘑菇

春天细菌孳生活跃,细菌性中毒或肠道感染性疾病时常发生。而且节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在食品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形下,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另外,暖春气候下毒蘑菇生长迅速。毒蘑菇从外形上难以判断,在野外多见,许多毒蘑菇食用少量足以致命。防病措施:1.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2.食品卫生:做好食物的保鲜、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出行用餐,建议到卫生或证照齐全的餐馆就餐;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3.春天是各种海产品的淡季,不吃存放过久的冷冻海产品;4.应警惕毒蘑菇、发霉甘蔗、发芽土豆、不知名的野菜、加热不彻底的四季豆、腌制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在野外,切记不要采摘和食用任何野生蘑菇以及野菜、野果等野生植物。)5.春笋、鲜黄花菜、新鲜木耳应正确烹饪,不要贪鲜而过多食用。

四、减少接触过敏原

春季也是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疾病高发的季节。这类疾病重在预防,远离过敏原。防病措施:1.春季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飞絮、霉菌、尘螨、灰尘、紫外线等。2.过敏体质的居民尽量减少出门,如果要到户外锻炼,最好选择雨后空气较好的时候,并佩戴口罩,阻断与过敏原的接触;3.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理杂物,清理时佩戴口罩;经常晾晒被褥、地毯、衣物等。4.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劳逸结合,注意缓解紧张情绪。有过敏史者,野外工作或春游,随时携带抗过敏药物。5.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规律作息,避免劳累,踏青做好防护防虫蚁叮咬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有益身心。正值踏青时节,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较好地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防病措施: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规律生活,避免贪玩过度疲劳,以免抵抗力下降。2.外出踏青、爬山时,避免进入草丛、稻田等区域,防止被蜱虫、恙螨等叮咬。3.遇到气温波动时,做好防寒保暖,及时添衣,保护好脚踝、腰部等部位;寒潮到来时减少外出。4.防红火蚁叮咬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的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区、市)个县(市、区)。绿化带、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堆,是红火蚁最常见的巢穴。攻击性强和叮咬毒性大是红火蚁的主要特点,红火蚁毒液中的毒蛋白不仅会让容易过敏的人出现脸红、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产生休克,甚至出现死亡。路边碰到这样的小土堆,务必躲远点!

红火蚁蚁巢(网络图片)

红火蚁的蚁巢比较容易辨认,一般有30厘米~40厘米高,下雨后很容易凸显出来。

5.春天温度虽然不高,但紫外线强度并不弱,小仙女们为了美也要做好防晒哦。

综合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

黄扬朱昱

编审

张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3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