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来袭做好预防很关键

北京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802/4439532.html

登革热是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伊蚊叮咬病人(发烧前至退烧期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造成感染患病。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

易感人群

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还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

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民的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抗登革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故发病以儿童为主。

在我国各年龄均可感染登革病毒而发病,从婴儿到老人,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和种族均可得登革热。

登革热在我国多发生于6~11月份。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

突发高热

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三痛

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其他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乏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有具备以下3个条件:

01

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

02

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03

出现上述登革热样症状。

请立即考虑采取以下3项措施:

01

立即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取得联系;

02

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快确诊;

03

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01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02

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03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

04

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05

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06

清水养殖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

07

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预防登革热暴发的有效措施就是杀灭伊蚊,其中除紧急杀灭带毒成蚊外,翻盆倒罐清除伊蚊孳生地,迅速降低蚊媒密度更为重要。

  埃及伊蚊主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种积水容器内;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盆、罐、竹节、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积水。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