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健康校园
●预防传染健康校园●
戴口罩勤洗手
冬季是传染病的易感,易发时期,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采取一系列预防保护措施,控制各种传染病的蔓延。除了要预防新冠肺炎还要警惕以下传染病:流感、水痘、腮腺炎、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猩红热、结核病、禽流感。
一
流行性感冒(流感)
1、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流涕、咽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
2、主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Q1
流感与感冒有什么区别?
1、普通感冒少有发烧和全身症状,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为主。
2、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主要症状有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
3、流感有流行性,尤其年老体弱者和儿童多发。
Q2
流感如何防控?
流感病例应及时治疗,患儿要居家隔离一周后方可复课,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二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感染,是以全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前期多伴随发热,多见于儿童。水痘的传染性、致病性很强。潜伏期约为12-21天,可通过接触患者和空飞沫传播。
Q1
水痘传播途径
1、传染源: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水痘在皮疹出现前1-2天到皮疹出现后4-5天,或直到皮肤结痂前都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播,也可以通过受污染的用具传播。
3、水痘多见于1-10岁的儿童。痊愈后可获得持久或终生免疫。
Q2
水痘如何防控?
1、控制传染源:水痘病例一经确诊立即居家隔离治疗,至全部水痘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2、加强晨检: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劝阻其入学,并去医疗机构就诊。
3、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通风换气,环境消毒。水痘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多拥挤场所。
4、保护易感人群: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可以接种疫苗。
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
Q1
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
潜伏期末至腺肿消退均有传染性,约7-10天,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
Q2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防控?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患病同学,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从发病开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一般25天)。
2、切断传播途径:教室、卧室加强通风换气和环境消毒。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多拥挤场所。
3、保护易感人群:未患过腮腺炎的儿童可以接种疫苗。
四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毒。最早是在美国诺瓦克市发现,当时有腹泻的聚集疫情,经过调查在大便中发现杯状病毒。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这种病毒目前是引起肠道腹泻的聚集性疫情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冬春季。诺如病毒潜伏期24-48小时,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病程2-3天。(具体诺如病毒特征请查看“诺如病毒‘认罪书’”)
Q1
诺如预防关键
1、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避免接触病患及其物品。
2、发现疑似病患要及时送医,及时准确向校方反馈就医信息和诊断结果。
3、诺如患者的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消毒,然后冲洗干净。
4、诺如病毒发病后2-3天传染性最强,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复课。
五
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2、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热、有皮疹,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及时排除是否有传染性。
3、确诊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要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
六
猩红热
猩红热是A和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Q1
猩红热防控
1、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发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2、猩红热患儿隔离至皮疹隐退(一般14天)。
3、坚持开窗通风,每日做好各类物品消毒工作。
4、家校联合强调学生个人的卫生,做到勤洗手。
七
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肺部,成为肺结核。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痰中带血,有的人会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
Q1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1、当悬浮在空气中的微滴核被易感者吸入后,结核菌就会到达肺泡形成感染。
2、还有一种传播方式是排菌病人将痰吐在地上,痰干燥后,结核菌随灰尘一起飞扬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后形成感染。因此在生活中提倡不要随地吐痰,以防疾病传播。
Q2
结核病如何防控
1、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症状者,立即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照医生要求正规治疗。
2、对与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相关检查。
3、做好人群密集场所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休学,在家隔离治疗,由家庭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病人的治疗和管理,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明方可复学。
5、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可以继续上学,其治疗由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或在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由校医负责,执行“监督化疗”,确保规则用药。
八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
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临床症状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Q1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家禽(鸡、鸭等)。
2、直接接触病禽的排泄物。
3、病禽粪便中的禽流感病毒株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呼吸道传播)。
4、可通过飞禽传播(野禽),主要是通过携带病毒的候鸟迁移进行传播。
Q2
禽流感的防控
1、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病禽和病禽的排泄物。
2、对禽类食物应彻底煮熟,65℃30分钟,℃2分钟可以杀死病毒。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关键。早睡早起,生活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多吃蔬果,不抽烟,少喝酒,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5、一旦接触病禽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治疗。
6.、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现在病毒虽还没有变异到人传人,但年老体弱和幼儿抵抗力差,还是要注意的好。
7、在家的时候,采用熏醋的方法在家庭中用于预防不耐酸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所引起的感冒有一定效果。
8、春夏转换季节要注意保暖,多穿衣服,不要着凉了。
温馨提示
1、为了保护好同学与自己,一旦患有传染病,需立即居家隔离治疗,如实向学校反馈疾病诊治情况,凭医院开的痊愈证明才能返校上课。
2、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嘴鼻。
3、戴口罩,勤洗手。
4、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jc/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