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幼儿园九月疾病预防提醒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24/139075.html?ivk_sa=1023197a

昆山疾控发布9月防病提醒

小朋友们要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

要注意水痘、猩红热疾病等传染病的防控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

要防范聚集性疫情。

科学防控疾病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来源于野生动物

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的一种

感染方式主要是飞沫或接触感染

以冬、春季节最多

该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

容易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可根据病原微生物种类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几大类型。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也是病毒性肺炎高发时期。病毒性肺炎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烧,咳嗽或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传播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目前发现的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飞沫传播,另一种是接触传播。

昆山疾控建议

1.做好日常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等好习惯。

2.安全出行。非必要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乘坐公共交通时主动配合查验,全程佩戴口罩。

3.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做好防护,及时就诊。

4.适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潜伏期:

潜伏期为3~10天。

主要症状:

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传染性很强。

传播途径:

以粪、口、接触、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易感人群:

多见于3~10岁儿童,常发于夏秋季。

昆山疾控建议:

1.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鼓励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3.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避免儿童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长时间滞留。

5.流行期间每日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治疗,隔离时间参照手足口病管理。

预防猩红热病

猩红热疾病被称为”烂喉痧“

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一年四季都肯能发生

以冬春季节发病为多

人群普遍易感染

发病多见于小儿

临床表现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杨梅舌、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

传播方式

猩红热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

昆山疾控建议

1.卫生习惯:教育和培养儿童勤洗手,规范洗手,平时不用手指直接接触口鼻。

2.经常通风:空气质量良好时应经常开窗通风。

3.避免接触:流行季节,儿童应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不佳的公共场所。

4.健康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均衡,适当锻炼,保持睡眠充足。

5.就医隔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等疑似猩红热症状表现,应立即就医,早诊断。家庭隔离或住院隔离至痊愈,病人使用的物品需要消毒。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

由眼部感染引起

以夏、秋季节最多

本病起病急剧烈的结膜炎性疾病

容易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容易暴发流行的、剧烈的结膜炎性疾病。此病起病急、潜伏期短,以眼睛发红、发热、发痒、疼痛、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为特点,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等症状。

传播方式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通过眼-手-眼或眼-污染物品-眼,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感染,可通过游泳池污染的水感染。

昆山疾控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揉眼,毛巾、脸盆等分开单用

2.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者

3.学校若开展游泳课程,应注意泳池的消毒以及学生的个人卫生及防护,潜水时,尽量把眼睛闭上或戴防护眼镜,游泳后,及时用干净的水洗脸、洗澡

4.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潜伏期:

潜伏期为3-6日,传染期为7到14日,隔离期为10日。

如何预防传染病

家长朋友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食品卫生,注意餐具消毒等等。

2、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3、充足睡眠,保证幼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4、加强室外活动,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幼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5、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家长配合

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让医生开诊断证明。

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幼儿病好入园时将诊断证明带到保健室交给保健老师,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检查确定痊愈后方可进班,如果诊断为传染病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

我们这样做

1、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6、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8、让儿童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儿童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9、让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10、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11、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应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面貌!

巴城爱心幼儿园

秋季报名火热进行中!!!

园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by/7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