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考考生体温低于373方可进考
如果没有疫情往年此时考生们已经结束了奋笔疾书拥抱着夏天的海风和晚霞畅想一个美好的未来……今年的高考注定是不平凡的会有哪些变化?防疫工作有哪些安排?跟云报君一起看——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发布通知↓↓↓各位考生:年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将于7月7日~7月9日举行,本次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一次考试,为了确保高考工作平稳顺利进行,保障您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希望广大考生在紧张复习之余自觉增强防护意识,科学防疫、主动防疫,积极配合学校教师和考试工作人员防疫管理,平安顺利完成高考。现就防疫注意事项告知如下:1.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制度规定,自觉增强防护意识,主动了解防疫知识,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工作。考试前后不聚餐、不聚会、避免非必要外出。提前了解考试过程中的防疫要求,做好相应准备。2.考前考生要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新冠肺炎风险排查和体温监测,如实报告本人及同住亲属身体健康状况,在考试前14天申领“云南省健康码”,体温测量记录以及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阅读和签署《云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安全考试承诺书》。(1)在校应届考生从考前第14天(6月23日)开始,由所在学校负责每日体温检测、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领取准考证时须提交并审验考试承诺书、打印云南省健康码绿码备查。(2)社会考生及外地返回考生须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提前回到考试所在地,在云南省招考频道下载《健康监测申报表》、考试承诺书,从考前第14天开始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领取准考证时须提交并审验《健康监测申报表》《云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安全考试承诺书》、打印的云南省健康码绿码。(3)考前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态数据进行2次筛查。(4)目前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节选):①“云南健康码”为黄码(中风险地区),须提供考试前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报告;②“云南健康码”为红码(高风险地区),一律实行集中隔离观察14天,并开展两次核酸和一次抗体检测成阴性;③一个月内有境外、高风险、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须持考试前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报告。3.赴考考生赴考点出行时要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如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提前预约车辆,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如考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如乘坐班车赴考点,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做好手卫生。请考生家长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和安保部门要求,不要在考点大门口聚集。4.考中(1)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应听从考试工作人员安排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须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可以参加考试或需要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应佩戴口罩进出考点,进出考点和考场时加大人员间距,防止人员拥挤。(2)进入考点内,要随时注意个人卫生,安检时配合摘下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低风险地区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口罩参加考试;非低风险地区及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其他环节必须佩戴口罩。(3)如考试过程中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报告监考人员,请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研判和处理。5.考后考试结束后,按考场、考点工作人员安排有序离开。隔离考场考生当科考试结束后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处理。6.其他注意事项考生签署《云南省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安全考试承诺书》,表明已知悉告知事项、证明义务和防疫要求,自愿承担因不实承诺应承担的相关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凡隐瞒或谎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学校教师、考试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排查、体温监测、考点管理、防疫送诊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以上要求和措施望您周知。祝各位考生身体健康、考试顺利!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年6月19日教育部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全国将设考点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人员94.5万人。在教育部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针对考点、考生、工作人员的考前准备,考生的防护要点,考场防疫、消毒与防护以及考试过程中应急处置等方面,已制定细化的操作流程和指导措施。高考命题“稳”字当头19日上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海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今年高考命题“稳”字当头、科学施策、精准施策,高考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今年还有高考综合改革的首考落地的4个省市,试卷也将在各省前期统一组织的适应性测试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孙海波表示,今年的高考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同时是高考改革深入推进形势下的高考,今年高考命题总体思路,重点从铸魂育人、落实改革、确保稳定3个方面来开展。继续深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加强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以及高考综合改革的协同,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察。中高风险地区考生全程戴口罩此外,记者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将设考点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可以说,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为做好今年高考工作,国家教育统一考试部际联席会议增补国家卫生健康委为成员单位,严格防疫措施,开展全覆盖的防疫培训,组织开展考试防疫教育,向考生讲解考点防疫措施、安检程序、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让考生充分知晓有关防疫要求。1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要求做好人员的健康监测。对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体温测量并记录。2制定异常状况的评估制度对考前和考试中监测、检查发现的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异常状况,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指导教育部门做好专业评估,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3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要求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供待检和复检人员等候时使用。4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要求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当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启用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5发生过疫情的学校不能作为考点要求发生过疫情的学校,不能作为考点。考试前要对考点、考场、通道、门把手、桌椅、宿舍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6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要求对考场考点空调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洁消毒。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须使用分体空调。可使用自然通风、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7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目前,距离高考还剩不到20天时间,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也正在陆续发布,招生政策、专业设置等方面都有了不小变化。招生计划、录取方案有变化一些高校的高考招生计划增加西安交通大学招生总计划从去年的人增加到今年的人。南昌大学的本科招生规模由去年的人扩大到今年的人。在录取上,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承诺,在专业志愿不少于6个的省份招生时,实行专业志愿零调剂。考生报满志愿且不重复,将百分之百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大部分高校不再设专业志愿级差以往,很多高校都会设置1—5分的专业志愿级差,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考生,实考分减掉一个分数级差才能进入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今年将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并分配专业,高分考生所填报的第六专业会享受比低分考生的第一专业更加优先的录取优势。此外,一些高校还以实际行动支持湖北,华东师范大学特别增设了“湖北新生奖学金”,每人将专项奖励元。招生专业、人数有调整约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北京化工大学结合学校“大化工”特色,以“人工智能+”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赋予传统学科新的发展动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今年新增的大数据与数字地球方向,将着眼于数字信息技术与地质学的高度融合。华中师范大学则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包含五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人。部分专业有新调整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将由普通批次调整至提前批次招生,以吸引高质量生源。很多高校还为医学类招生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政策。例如,报考南开大学且符合医学类专业体检要求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填报医学类专业,入档后保证全部录取。复旦大学今年新增口腔医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新增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新增了全国首个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新农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则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需求不大专业被撤销广东省高校撤销专业17个。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撤销了摄影等7个专业,广州大学撤销了工程造价等5个专业。山东省高校撤销本科专业18个。其中,德州学院撤销了动物科学等5个专业,青岛大学撤销了边防管理等2个专业。强基计划:王牌专业学科特色培养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今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也就是强基计划,同时,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王牌专业招揽强基人才在首批36所试点高校中,各高校都拿出了自己基础学科的王牌专业招揽强基人才。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类等11个专业。复旦大学在汉语言(古文字学方向)等8个专业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单独编班、灵活进出机制各高校对录取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本硕博衔接培养,强调国际交流。复旦大学将与世界顶尖大学合作,构建国内外导师双向互动,为学生提供国际顶尖课程和实验室资源。南开大学强基计划设有双向进出机制,普通类型考生表现优异,且有相应志趣,就有可能进入该计划。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在特定考核中,达不到继续培养要求,可退出强基计划。倒计时的钟声已经敲响冲刺的号角响彻耳畔加油乘风破浪的少年们!综合自云南省招生考试院、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等责编:赵婷婷
上一篇文章: 父母也已离世,妹妹远在美国,如今无儿无女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