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预防夏季传染病,从我做起
从我做起
预防夏季传染病
1
最近,就有家长留言问:孩子在家时好好的,怎么一上幼儿园就生病?我家孩子这个学期刚入园,听说刚开始去很容易生病,该怎么预防?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为啥开学季孩子易生病?哪些传染病要提防?希望大家尽早做好预防工作。为什么新入园的宝宝易生病?1、情绪波动的影响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去幼儿园,每天很长时间看不到爸爸妈妈或日常照顾的老人,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而心理因素也会对身体免疫力造成一定影响。2、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初去幼儿园,环境是陌生的,作息和饮食时间也会和家里有差异,孩子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就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3、交叉感染几率增加在上幼儿园之前,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里,不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免疫系统还没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入园进入集体生活模式后,孩子会通过玩具和各种物品接触,每天至少要接触十几个小伙伴,这就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进入夏季,伴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即将迎来炎炎的夏季。由于这段时间气温波动较大,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孳生、繁殖,特别是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差,且发感染后,容易发生各种肺炎、病毒血症等各种并发症,尤其要注意搞好卫生保健工作。
我园特意向家长朋友们提醒,注意以下几种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1
病毒介绍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份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2
预防措施
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医院救治。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细菌或病毒性腹泻病
1
病毒介绍
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高发。
2
预防措施
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患者排泄物污染的厕所、餐具、地面、地拖、门拉手、衣物,要使用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消毒。专家提醒公众注意,出现腹泻症状,只要及时就诊,一般会很快治愈,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夏秋季在霍乱疫区内或去过霍乱疫区,若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就诊,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做相应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猩红热
1
病毒介绍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2
预防措施
在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家长要尽量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幼儿园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毒。
流行性腮腺炎
1
病毒介绍
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
2
预防措施
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3周(21天)。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
结膜炎
1
病毒介绍
膜炎种类很多,一般归为病毒感染型、细菌感染型和过敏型3大类,幼儿感染的病例也很多见。病毒性结膜炎:大多具有自限性(一般5—7天左右就能自愈),无特效药,家长只要做好护理,比如避免宝宝频繁揉搓眼睛、及时清理眼部分泌物等。我们常说的“红眼病”,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就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眼病。虽然这种结膜炎算不上多严重,但因为传染性很强,所以很容易引起家长恐慌。细菌性结膜炎: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抗生素的滴眼液或口服抗生素来治疗,千万不要擅自用药。过敏性结膜炎:找出过敏原并加以回避,必要时由医生判断是否给予抗组胺药物来进行缓解。
2
措施
一旦怀疑宝宝患有结膜炎,如宝宝出现眼睛红、肿,眼泪和眼部分泌物增多、频繁揉眼等情况,医院,由专业医生来进行诊断。
水痘
1
病毒介绍
水痘传染性很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
2
预防措施
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简称“水痘疫苗”),一般接种后2周左右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预防,就是要避免和病毒接触,所以尽量不要和患者近距离面对面的交流,以免被对方飞沫中的病毒感染。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挤鼻涕后)要立即洗手。
管理感染源,配合幼儿园加强晨检,发现孩子感染后要及时隔离。
传染病流行期,除了接种疫苗外,家长还需做好这几点: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2.被褥勤换洗,室内多通风,玩具定期消毒;3.饮食均衡营养,保证睡眠质量,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4.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