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人清明养生调养,建议多食柔肝养肺食物
清明节是人们到郊外扫墓踏青的时候,此时节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天空清激明净,但“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水增多很难让人打起精神来,这也就给了很多疾病趁虚而入的机会。在这个天气阴凉的节气中,就中医养生来讲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亢为主。在养生中应采用综合调养的方法,如情志调摄。因为这些症状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过之时,常常影响肝木之疏泄、肾水之涵养。
出行——换衣不宜过早,外出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大家换衣不宜过早。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
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饮食——注意“病从口入”,忌食“发物”,饮食最好以清补为主。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另外,清明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亦日渐趋暖,因而人体常会出现四肢麻痹,在汤品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其中养血舒筋最为重要。养生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
饮食要清淡,应定时定量,限盐,补钾,以清补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如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益肺。也宜食用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鸡蛋等食物。
情志——悲伤莫要过度,要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此时此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过,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控制情绪,以防旧病复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