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一)皮肤症状
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可表现为各种皮肤症状。
如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麻疹样、猩红热样与斑丘疹型药疹,固定性药疹,水疱或大疱型药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结节性红斑型药疹,紫癜型药疹,湿疹样药疹,红斑性狼疮样反应,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型药疹,银屑病样药疹,药物热,注射局部红、肿、坏死、色素沉着、痤疮样疹等。
(二)全身症状
1.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
中药毒性反应引起的生理生化功能异常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可在各系统内发生,造成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
(1)消化系统毒性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甚至呕血、便血及肝脏损害等。
(2)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口唇麻木或全身麻木、眩晕、头痛、失眠或嗜睡,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清或障碍,甚至抽搐、惊厥,昏迷、呼吸抑制等。
(3)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发绀、心率加快或减慢、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或升高、传导阻滞等。
(4)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5)呼吸系统毒性反应:呼吸急促、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引发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或麻痹等。
(6)泌尿系统毒性反应:少尿或多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腰痛或肾区叩击痛、肾功能降低或衰竭,氮质血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甚至尿毒症等。
(7)其他毒性反应:眼、耳等五官功能障碍,如视力降低,甚而复视、失明,耳聋、耳鸣,以及头痛、脱发、胸膜炎、咽痛等。
2.肝、肾损害的中毒表现
(1)中药引起肝损害临床表现:
主要为全身表现和急性肝损害。
全身表现为纳差、乏力、恶心、厌油腻,尿黄等症状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体征,也可有肝区疼痛、肝脏压痛、肝肿大。
肝功能的改变,可有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异常升高,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检验全阴性,可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脂肪变性而致的中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黄色肝菱缩的表现。
(2)中药引起肾毒性临床表现
肾毒性临床表现各异,严重的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表现为服药后肾功能在短时期内急剧地进行性下降,氮质代谢废物积聚和电解质紊乱,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伴有肾性糖尿、低渗尿、低比重尿。
肾小管性酸中毒,可有蛋白尿,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尿NAG酶及溶菌酶升高。并可演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见神昏,头痛、嗜睡、发热、全身浮肿、心慌气急等。部分患者还有肾外表现,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肝功能损害等表现,以及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骨髓造血抑制等。
编辑:乾乾儿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