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预防与护理华幼卫生保健宣传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春季和夏季是小儿猩红热的高发季节。
猩红热的临床特征
咳嗽,发热38℃~39℃,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褪后明显脱屑。患儿患病后,可产生的病变如:化脓性病变(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中毒性病变(全身中毒症状,红疹毒素的作用出现典型特征如“粟粒疹”、“线状疹”、“口周苍白圈”、“杨梅舌”变态反应病变(风湿热、关节炎、肾小球肾炎)。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患者或携带病菌者通过呼吸道传播细菌,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15岁少年儿童。
猩红热的预防传播
隔离患儿:患儿应在家休息,不要与其他小儿接触。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2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患儿接触过的食物、玩具、家具要消毒,室内要充分通风换气。患儿的鼻涕和痰要移到纸里烧掉,手绢要用开水烫,日常用具要在太阳下暴晒,至少30分钟,食具要煮沸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接触者观察7天,采用青霉素等药物预防。
猩红热的日常护理
口腔护理
定时给患儿用温水漱口,多喝水,对有口腔溃疡者可用蒙脱石散或西瓜霜喷剂外涂,严重者可用2%双氧水清洁口腔。
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粥等,少吃零食,禁食辛辣,冰冷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对拒食患儿鼓励其多喝水,或平时爱喝的饮料,同时要补充体液量,防止脱水。
皮肤护理
患儿手、足、臀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疱疹,疱疹易受挤压,破溃而导致细菌感染,这也是传播病毒的一种途径。因此要保持皮肤清洁,穿宽松,柔软的衣服,穿软底鞋,少走动,勤剪指甲,嘱患儿不要抓挠皮肤和水泡。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及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生命体征和神志的变化,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如若出现呼吸浅快,心率增快,脉搏浅速,精神萎靡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高热时的护理
对体温升高者,要多喝水,洗温水澡,必要时服用退烧药。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做好心理护理
马佳燕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