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篇夏季传染病的预防及措施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
夏季既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也是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麻疹、肺炎、红眼病、猩红热、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等幼儿常见传染病高发季节。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做好以下预防工作,让孩子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学习。
夏季儿童常见疾病
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尤其以EV71病毒最为严重。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注意事项: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还可以接种手足口疫苗。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二、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首先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到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齐,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
注意事项:
孩子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如果孩子皮疹加重,或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出现嗜睡、精神差、拒食、面色不好等),医院复诊
三、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
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唯一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四、腮腺炎本病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它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2-3周,应对病人进行隔离,消肿一周后,就不会传染了。
注意事项:
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柠檬汁,果汁,可乐等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五、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六、肺炎肺炎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一旦宝宝的感冒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时,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宝宝容易从感冒发展为肺炎。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尽量让他与其他孩子隔离,避免传染;室内经常通风;保护孩子不会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如有可能,让孩子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也是预防宝宝得肺炎的一种有效途径。
七、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孩子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
八、猩红热猩红热为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猩红热为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注意事项:
一般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宝宝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若宝宝因皮疹常感瘙痒,可涂抹药水以止痒。
九、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流脑冬春季好发(11月---次年3、4月),任何年龄均可发病,6月-2岁发病率最高。
注意事项:
及时给儿童接种流脑疫苗。增强卫生意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人群密集公共场所。
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这样预防流感■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
正确洗手方法
■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最好是使用纸巾捂口鼻,用完后及时包裹好扔进垃圾桶,实在来不及拿纸巾就用手肘。因为肘关节和他人及物品接触的机会比手部少得多,就不容易将手部沾染的病毒传递给他人或污染环境。
■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
■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须时,最好戴上口罩。
■如无接种禁忌症,及时给6月龄以上体弱的孩子、孕妇、6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做好自己、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护,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尽早进行自我隔离,戴上口罩,医院就诊治疗。
接种疫苗有效预防水痘家长问:我家娃说有同学得水痘了今天没上学,可昨天俩孩子还一起玩,我娃现在接种水痘疫苗还能预防疾病吗?
专家答:如果孩子已经接种过2剂次的水痘疫苗就不需要了,因为接种2剂次保护效果可超过95%。如果孩子不曾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建议接种2剂次。如果已经接种过1剂次的,建议补种一针。在接触水痘患者后3天内接种可防止发病,5天内接种可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家长问:我家宝宝没有打过水痘疫苗呢,要怎么打?
专家答:为了更好的预防水痘,建议接种2剂次的水痘疫苗。在12-24月龄接种第1剂,满4岁接种第2剂;如果是4-14岁儿童,两剂之间最少间隔3个月;如果是15岁及以上人群,两剂之间最少间隔4周。
家长问:我们家孩子有打过水痘疫苗啊,为什么还会得水痘?
专家答:疫苗确实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发病。但接种疫苗后再感染水痘,其临床表现通常较轻,很少出现发热且皮损比较少(一般不超过50个),病情恢复也比较快。
家长问:我家宝贝得了水痘啊,我不记得他有没有打过疫苗了,是不是等他病好了要赶紧去接种?
专家答:不需要了。得过水痘的人一般很少再发生第二次水痘感染。
特别提醒
下列人群不能接种水痘疫苗: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硫酸卡过敏者。
■患急性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妊娠期妇女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爱润童心乐润成长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