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中国猩红热再现,北京发病率最高

猩红热布猩红热再现

中国猩红热

疫情呈现出

复苏迹象。

入6月份的高发期,如果3-8岁的孩子突然发起了高烧,身上出现皮疹,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等症状,他就有可能染上了猩红热,且这个可能性比以前更高。近日,一篇刊登在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论文指出,中国猩红热发病率从年开始显著增加,疫情呈现出复苏迹象,其中北京在所有观察的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发病率最高。

这篇名为《中国猩红热再现,基于13年人群监测研究》的论文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猩红热流行病学研究,来自中山大学工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浙江省疾控中心、济南市疾控中心等机构的10名研究人员提取并分析了至年中国大陆所有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数据。

前述论文显示,-年中国总共报告例猩红热病例,平均每年发病率为2./10万人。年中国猩红热疫情迎来高峰,年平均发病率从年的1.人/10万人增长至4.人/10万人,此后基本保持上涨趋势,年最高时为5.人/10万人。以年为临界点,-年猩红热的年发病率是-年平均年发病率的两倍。年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上年猩红热年均发病率已突破年峰值,达到5./10万人。

论文提到,猩红热大多数病例分布在中国北方,东北和西北是重灾区,其中北京、辽宁和宁夏等地最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所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不论是此次疫情复苏前或后,猩红热在北京的发病率均为最高,-年年均发病率更是达到17./10万人。

这一数字或与北京市城乡结合区域管理状况相关。此前北京市平谷区疾控中心薛慧等人在梳理-年平谷区猩红热疫情的流行特征后发现,由于城乡结合部分的区县聚集大量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措施落后,私立幼儿园管理混乱等原因,导致猩红热在这一地区传播并流行,病例成倍增加。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年中国实施免疫规划后,儿童群体中所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均在下降,但猩红热尚无针对性的预防疫苗。目前猩红热患者治疗多需要隔离防护,同时足量使用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防止感染。   

青霉素目前是猩红热治疗使用最多的抗生素。但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国内部分地区有极高比例的GAS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如北京疾控中心彭晓旻等人在年北京地区的一次实验中发现,接受耐药型检测的株GAS中,有98.5%被检测出含有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耐药的ermb基因,全部菌株表现为固有型耐药。

耐药性考验使得猩红热、咽峡炎等由GAS引起的疾病治疗更为复杂,一旦出现大规模暴发,将给公共卫生带来严峻挑战。

前述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还发现,猩红热在中国发病呈现春秋双季节特征,每年春季和秋季学校开学时猩红热病例开始大幅增加,5-6月和11-12月形成高峰。而每逢春季(1-2月)和夏季(7-8月)学校假期期间,猩红热发病率又大幅下降,这也预示着学校是猩红热的高发区域,疫情防治应着重学校预防。

中国疾控中心给出的预防性措施显示,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患儿接触过的食具、用具、桌椅等要及时消毒,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艳等人认为,目前猩红热尚没有特异性预防措施,加强监测是早期筛查病例、预防暴发的重要措施,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猩红热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实验室支持。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高发区域应做好晨检和缺勤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诊疗及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据了解,年中国爆发SARS疫情后,政府已针39种传染病建立了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猩红热也在其中。

猩红热在抗生素发明前曾是威胁儿童死亡的一大病种,死亡率一度高达30%,但随着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猩红热威胁性大大减轻,除发生延误诊断或同时被其他病症感染,猩红热的致死性非常罕见,发病率也直线下降。前述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指出,此次猩红热在中国复苏或有多个原因,其中一个可能原因是GAS从单一的克隆谱系扩大到多克隆谱系,使得对抗生素耐药性大大提升。也有观点认为,猩红热19世纪曾保持每四年左右一次大流行的频率,此次复苏或与其疾病周期有关。此前猩红热在中国曾经历高发期(-)、减弱(-4)、低发期(5-)和复发期(-)四个阶段,年猩红热发病率高涨可能是疾病恢复到高发期的一个信号。此外,儿童群体免疫水免疫水平相对较低,中国政府放宽二胎政策使得易感儿童数量突然增加,也是发病率提升的一大原因。

据了解,此次猩红热在中国的复苏并非孤例,在此之前,香港、韩国和英国等地的发病率已大幅提升。不过,目前中国猩红热发病率远低于年中国猩红热疫情期间的27.51/10万人,最高的发病率也低于其他地区报告的发病率,如在英国发病率为33.2/10万人,在香港为18.1/10万人。该研究认为,虽然中国猩红热病例数量有所增加,但疾病严重程度是轻微的。

《中国猩红热再现,基于13年人群监测研究》

猩红热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A组溶血链球菌(GAS),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这一病症发病年龄多为3-8岁学龄儿童,感染者常表现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脱皮等症状,少数患者在病后会存在肾脏及心脏损害等并发症。

北京长江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预防消毒服务

消毒工程技术中心:-

网址:







































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
白癜风问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32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