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教工幼儿园确诊4例手足口2例猩红热
冬季是手足口病及各种流行疾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高发人群是学龄前儿童,班上有一个学生得了,就会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同学。天气多变,小孩子身体抵抗力下降,让家长们尤其担心!
昨日读者向记者爆料,通州教工委幼儿园发现十多例手足口病,还有猩红热。针对情况记者随后采访了园区和通州疾控部门。
园区回应
目前确诊6例大一班已按规定停课
随后记者致电通州教工幼儿园了解到,大一班在六例确诊患儿之后停课时间从1月3日至16日。
保健室负责人说,“大一班自年12月31日确诊第一例手足口病,至17年1月3日共确诊4例手足口病,2例猩红热。大一班1月3日至16日停课。随后在全园家长群发送手足口病防护措施。同时加强应对措施:有身体反应异常的孩子加强观察;园区消毒剂量增大;晨午检加大对每位学生的检查,与家长沟通更频繁,追访到位。“
同时,保健医生提醒学生家长不要恐慌,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和园区反映。手足口病接触性传染病,猩红热呼吸性传染病,处于观察期的孩子建议减少外出,玩具接触物品全面消毒。
疾控中心
已做相关处理督促幼儿园开展消毒工作
记者以幼儿园家长身份致电通州区疾控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称,关于通州教工幼儿园大一班手足口病已做相关处理,目前大一班已停课。将会继续派人督促幼儿园开展消毒工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市相关规定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患儿所在班级停课10天;一周内累计出现10例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以上时,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大一班级出现4例手足口病和1例猩红热,因此停课是符合规定的。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家长,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玩具被褥勤消毒,在雾霾天气不利通风情况下,玩具接触类物品也要用消毒液勤加消毒。
防患于未然
支招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五岁以下儿童。虽然多数患儿一周左右可以自愈,但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且属于传染病,重症患儿可致死亡。
猩红热(scarlet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手足口病和猩红热是传染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玩具被褥勤消毒,在雾霾天气不利通风情况下,玩具接触类物品也要用消毒液勤加消毒。
同时抵抗力下降也给病毒可乘之机,园区和家长日常对孩子多观察,在长途游玩,疲劳等各种情况下更需要细心观察。
疑似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及时就医与园区沟通;处于观察期的建议减少外出,做好防护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文/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记者徐旭
图/来源于网络
北青报
新闻
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真实/有趣/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