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预防,让宝宝远离猩红热

什么是猩红热?

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儿童。

发病机制

A组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感染所致。A组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可侵及人体任何部位,以侵及上呼吸道最常见。细菌本身菌体成分及其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均参与了致病过程,引起了一系列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链球菌多由呼吸道侵入人体,首先引起咽颊炎和扁桃体炎,在其产生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同时由于细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的作用,可引起全身毒血症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

分型表现

普通型

(在流行期大多数患者属于此型)

(1)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2)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颌下及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3)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伴有痒感。多数情况下,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2-3天内消退,但重者可持续1周左右。疹退后开始皮肤脱屑,持续2~4周,不留色素沉着。

脓毒型

咽颊局部黏膜坏死形成溃疡,有脓性假膜。可引起各种化脓性并发症和败血症,如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等,已罕见。

中毒型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剧吐、头痛、皮疹可呈片状或出血性淤斑,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及周围循环衰竭、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此型病死率高,目前很少见。

外科型

病原菌由创口或产道侵入,局部先出现皮疹,由此延及全身,但无咽炎,全身症状大多较轻。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吃稀软、清淡食物,多喝水。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预防继发感染

(二)病原治疗

目前A组链球菌对青霉素仍较敏感,可用青霉素治疗,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对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青霉素连续用药7天,一般均可转阴。

(三)对症治疗

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对并发的中耳炎、鼻窦炎、肾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

预防

(一)隔离患者

住院或家庭隔离至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可解除隔离(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天)。咽拭子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二)接触者处理

1、猩红热患者应隔离治疗;猩红热流行期间,对可疑猩红热、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均应隔离治疗;

2、对与猩红热患者密切接触着,应严密观察,检疫7~12日,有条件可做咽试培养,或预防性给予青霉素。

3、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

赞赏

长按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
中科白癜风名医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16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