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猩红热近期转趋活跃卫生局呼吁防范

本澳猩红热近期转趋活跃,卫生局呼吁家长、教育机构及托儿所提高警惕,注意防范猩红热。根据卫生局强制申报传染病监测数据显示,猩红热近期呈上升趋势,由11月份中下旬每周平均6名病例增加至近2周平均每周约15名病例,较去年同期的每周平均9名病例高。截至12月13日,本澳今年共录得猩红热病例例,较去年同期总数的例稍增。男女比例为1.3比1,年龄介乎11个月龄至13岁之间,以3岁至8岁居多,占总数89%。今年至今共有17例猩红热病例需住院治疗,均已痊愈出院,没有录得严重及死亡病例,也没有录得猩红热群集性事件。

猩红热是由A群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至3天,传染途径主要是接触到病患口腔、鼻咽分泌物以及飞沫感染,病人一旦受到感染,在发病前后均具有相当高的传播能力。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见于2至8岁儿童。主要征状为发热、咽喉痛、草莓样舌及皮疹,皮疹常出现于颈、胸、腋窝、手肘、腹股沟及大腿内侧面。典型的皮疹不出现于脸部,患处皮肤粗糙如沙纸,疹退后皮肤出现脱屑或片状脱皮。服用合适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疗,如没有适当治疗,可并发中耳炎、风湿热、肾病、肺炎、淋巴结炎、关节炎等。

猩红热并无预防疫苗,学生、家长、教育机构及托儿所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低感染的机会。教育机构及托儿所发现群集性感染个案时,应立即通知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教育暨青局或社会工作局。

转载出处: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福建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16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