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猩红热不要害怕看这里轻松应对
清明过后春已过半,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猩红热等传染病(顽疾)逐渐抬头。
每当有重大传染性疾病时,宝威幼儿园立即启动《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宝威建议:儿童应远离人群密集的场合,教育孩子勤洗手、勤消毒,室内多通风,切断感染途径。宝威幼儿园早班教师严格按照固定浓度配比之后的84消毒液消毒活动室。晨间严格消毒、中午紫外线照射,认真做晨、午、晚检并做记录备案。同时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质与量,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那么对于时下高发的猩红热,家长们到底了解多少呢,今天小宝就跟大家说说猩红热的那些事。
猩红热
“猩红热”这个病有一个吓人的名字,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可怕的疾病,临床也大都不难治。猩红热听着恐怖,有点像种瘟疫,有的家长甚至觉得这病是不是和猩猩有关。其实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这个疾病的英文是:scarletfever,scarlet的中文意思是“猩红色”,fever是发热,所以翻译为猩红热,就这么简单。
猩红热症状1、前驱期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
2、出疹期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
3、恢复期
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脱皮持续2~4周,严重者可有暂时性脱发。
引起猩红热的原因1、感染性病变
细菌自呼吸道侵入并黏附于咽峡部,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颈淋巴结炎,蜂窝织炎等,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败血症和迁徙性化脓病灶。
2、中毒性病变
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经咽部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晕,头痛,食欲缺乏,纳差等。
3、变态反应性病变
发生于个别病例,多见于病程第2~3周时,可能A群链球菌与被感染者的某些组织有相似的抗原,而产生免疫反应,或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某些组织引起病变,主要引起心,肾及关节的变态反应性病变。
猩红热的预防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发病范围广。目前,对于猩红热仍没有研发出疫苗等自动免疫制剂,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
为了避免疾病人传人,若集体中有猩红热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疾病彻底痊愈后,才可到公共场所等人多密集处,以免造成疾病大范围传播。
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家长应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和人多处,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炎患儿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若孩子曾与猩红热患者接触,医院检查身体,必要时可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孩子更需要注意预防本病。
保护易感者。对于幼儿园和一些儿童机构等孩子多的地方,必要时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GBenzathine),儿童60-9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猩红热的治疗1、病原治疗。在猩红热早期进行病原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首选青霉素,儿童2万-4万U/kg体重,分2-4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用青霉素治疗后,80%的患儿24h即可退热。平均1.1天咽拭子培养可阴转,4天咽炎消失,皮疹消退。普通型患儿连用5天即可。
对于较严重的中毒性或脓毒型猩红热患儿可适当加大青霉素剂量,加至10万-20万U/(kg·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到热退以后3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剂量20-40mg/(kg·d),分3次或4次口服。也可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亦可选用氯霉素、林可霉素或头孢菌素等。对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的青霉素,连续7天,一般均可阴转。
2、对症治疗:若患儿发生感染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血管活性药物等。并发风湿病的患儿,可给抗风湿治疗。阿司匹林剂量儿童为0.1/(kg·d),分3次或4次口服,症状控制后,药量可减半。积极的抗风湿治疗,可预防心脏瓣膜病变的发生。发生了肾炎的患儿,可按内科治疗肾炎的方法处理。
3、一般治疗。患儿需卧床,给予足够的水分和热量。患儿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家长需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可给患儿涂抹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猩红热吃什么好1、猩红热发病后,患儿应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的流食,为机体补充能量,对抗病毒。患儿应多食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补充热量。
2、在疾病恢复期,患儿的饮食应从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但仍需坚持高蛋白和高热量的原则。可给患儿进食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若患儿康复进度理想,可给患儿进食软饭。
3、若患儿发高烧,家长要注意为其补充水分,除了要多喂水外,还可以给孩子喝温热的饮料、蔬果汁等。
4、若患儿有合并急性肾炎,应给少盐、低蛋白质、半流质饮食。若患儿出现痘疹,则饮食宜细、软、烂、少纤维素,并注意为孩子补充维生素B12,以加快痘疹的恢复。可让孩子多食肉类、贝壳类、鱼类、禽类和蛋类、肝类及发酵豆类制品等。
猩红热忌口1、忌过甜过咸的食物。过甜的食物多食后会助长机体温热,并导致患儿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而过咸的食品如咸鱼、咸菜、腌肉、龙头烤等会刺激患儿咽喉,使粘液分泌增多,重病情。
2、忌发物。发物容易助火生痰,猩红热患儿进食发物会导致体温升高,皮疹加剧,加重病情。这类食物有狗肉、海鳗、虾、蟹、香菜、南瓜等。
3、忌辛辣之物。辛辣的食物助火,会直接刺激患儿咽喉,导致扁桃体疼痛加剧。这类食物大多属于调味料,有辣椒、辣酱、辣油、生姜、大葱等。
4、忌冷饮。患儿高热,有些家长想用凉的饮料让患儿舒适一些,但冷饮会导致患儿食欲减退,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消化异常。因此给患儿喝的饮料和开水应以温热为宜。
5、忌较长纤维的蔬菜和水果。猩红热的患儿一般伴有咽部症状,咽部充血红肿,给吞咽加大难度。又因高热导致肠胃消化不佳,因此应忌食较长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竹笋、菠萝、芋头等。
6、忌热性水果。患儿进食热性水果后极易生火,因此在高热期间忌食龙眼肉、荔子、大枣、葡萄干等性味偏温,患儿应少食为宜。
7、忌油炸。油炸食物性热且油性大,猩红热患儿进食后既不利于病情。凡经油炸的食品,如炸猪排、麻球、油条、烤鸭、烤鱼片等都不能让患儿进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lcbx/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