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预防传染病北师大天津附中传染

冬末春初,季节交替,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猩红热、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之一。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我们为同学们介绍一些春季传染病的知识。

我们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感)、水痘、猩红热

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性腹泻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隔离期:全部症状消失48小时

流行季节:冬春季

水痘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飞沫、直接接触

潜伏期:2~3周,一般为14~16天

隔离期:疱疹全部结痂,不少于病后14天

流行季节:冬春季

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3-5天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一周,持复课证明

诺如病毒感染

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病原体之一,半生不熟的贝类常被诺如病毒污染。

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为主;接触污染的物品感染;呕吐、腹泻物若污染环境,可形成气溶胶传播

潜伏期:12~72小时,常见为24~48小时

隔离期: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

临床表现:恶心和呕吐、腹泻、腹痛、为主,可伴有头痛、低热等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做好缺勤学生的原因调查登记与追踪工作。主要了解有无发热、咳嗽、咽痛、头痛、皮疹、腹泻、腹痛、呕吐、结膜充血、黄疸、腮腺肿大等现象要及时报告,发烧37.3度及以上者要医院就医并在家休息。

2、最重要的是开窗通风换气。每节课后教室、楼道应开窗通风,中午及大课间应保证教室通风30分钟以上,使空气流通起来,保持空气清新,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3、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4、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洗手(七步洗手法),如果出门在外不太方便,可以携带免洗洗手液,对双手进行及时的清洁。

5、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

6、加强营养,合理配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平时多喝开水,把住“病从口入”关。保证充足睡眠休息。 

7、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多到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服。

8、外出要戴口罩。在传染病多发期间,少去或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外出的情况下记得要佩戴口罩。

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身的防病意识和防病知识,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去健康地生活学习!

·SPRING

图文提供:张家红

版面制作:古岱月

责任编辑:夏广峰丁霄霄王洪玲

审一一核:杨伟云冯一蕾

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附属中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7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