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之窗春季预防传染病温馨提示
科学防疫
健康成长
俗话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高发的时节。尤其是对于抵抗力比大人弱的孩子来说,由于空气干燥,天气多变等原因,特别容易被传染。那么不同传染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又该怎样科学地去预防呢?为了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幼儿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园内清洁消毒外,阳光港湾幼儿园提醒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一起努力!
携手预防春季传染病—在幼儿园我们这样做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常见的几种春季传染病
1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通风。
2.喝开水,食物必须煮熟煮透,即食蔬菜彻底洗干净。
3.远离呕吐物,如果同学呕吐,应第一时间远离呕吐物。
4.及时就医,如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嗽以干咳为主。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全身乏力,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1.健康监测。每天要给孩子测量体温并观察孩子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体温≥37.3℃),或其他症状如: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应及时报告给学幼儿园,不隐瞒、谎报病情,不带病上学。
2.个人防护。提醒孩子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上下学尽量选择步行或私家车接送,步行不走人流多的地方;进入幼儿园要主动配合幼儿园进行体温检测和晨检;加强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部位。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般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持续2-3天。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全身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适当增减衣物,常备隔汗巾。
4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也会通过口、鼻、眼的分泌物接触传播,传染性强。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炎及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预防措施:
1.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是接种麻疹疫苗。
2.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进行适度的进行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素质。
5麻疹
麻疹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之一,主要通过飞沫或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都存在麻疹病毒。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炎及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预防措施:
1.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是接种麻疹疫苗。
2.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进行适度的进行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素质。
6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染。
临床表现: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常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病人。
2.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多吃含维C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与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多消毒。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3.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勤洗勤换。
4.定期对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晾晒。
5.不去人员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8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传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高热畏寒、舌头红肿突出,同时伴咽痛或咽颊炎、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全身尤其是上胸部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及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预防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勤刷牙洗澡,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
4.饮食清淡,多食用高蛋白食物。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9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沬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表现: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病人。
2.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多吃含维C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10春季过敏性疾病
由于春季空气较为干燥,再加上风大,导致花粉、梧桐絮、柳絮、粉尘等飘散在空气中,极易引发过敏性哮喘、鼻炎、皮肤病、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预防措施:
1.部分孩子对尘螨过敏,家长们要保持室内清洁,勤打扫卫生,防止灰尘堆积。
2.外出时,一定要让孩子佩戴适合的口罩。在预防新冠病毒的同时,也防止空气中大量的漂浮物吸入鼻腔,产生过敏症状。
3.避免让孩子用鼻子去闻花,不让孩子去采摘花草。
4.在平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携手预防春季传染病—在家请您这样做
1.预防接种:计划性预防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方式,疫苗是阻击各种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2.科学穿衣: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3.开窗通风: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4.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5.坚持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能够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是一本会笑的书,也是一本会唱的书,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预防疾病。
编辑:万世成
图文:李鹤
审核:高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