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你我同行昌平区第五学校小学部主

“防控疫情,你我同行”

——《传染病防治法》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的制定目的旨在防控、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那么,其中的哪些内容与此次疫情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加强传染病防治意识,提高防治水平,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时,也要做好预防春季流行病工作。昌平区第五学校小学部开展“防控疫情,你我同行”主题教育活动。

一、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宪法规定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法律之一,使我国传染病防治从行政管理步入法制管理的重要标志。

二、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哪一类传染病?

属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共分三类,其中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两种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包括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在内的25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包括含麻风病等在内的10类传染病。三类传染病综合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自甲类至丙类递减。

年1月20日,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之所以将新冠肺炎未规定为甲类传染病,系因其并未达到鼠疫、霍乱两种疾病的高致死率,但因新冠肺炎具备如下特征:人际传播、无特效药、危害较大,故应按照甲类防控措施,保证其在可控范围内。

三、学习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学生们通过网络学习预防传染病知识。

学生们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感悟,并为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加油助威!看看学生们的手抄报作品吧!

让我们看一看学生们都学习了哪些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吧!

01

多通风勤消毒

定时开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用食醋喷洒或熏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个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应定期消毒或更换。

02

接种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0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生活环境卫生;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04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增强抵抗力。

05

生活作息有规律

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06

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膳食,易清淡、高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

07

切莫讳疾忌医

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春季万物复苏,美好一年的开始,通过知识普及活动,使学生们学习了解《传染病防治法》的基本内容和分类,增强了学生们对传染病防治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护能力,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为同学们健康生活奠定了基础,在“线上教学”的居家生活中,希望家校携手,促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们愉快的享受学习生活。

撰稿排版、图文编辑:张倩

图文审核:崔伶伶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60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