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龋齿会危害孩子全身,伴其一生,我们也
很多小孩在换牙之前,牙齿就坏的差不多了,家长普遍认为,没关系,反正还可以长出来,但乳牙龋齿的危害远比我们认为的大得多
形成原因?有哪些危害?如何应对?现在就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什么是龋齿俗称“蛀牙”、“虫牙”,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它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老话不是常说,“牙疼不算病”,怎么还和肿瘤、心血管病并列在一起了呢!一个重要的原因,龋齿的发病率实在太高,尤其是儿童;另一个重要原因,龋齿带来的危害实在太大,尤其对儿童。听我慢慢道来。
儿童龋齿的普遍性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牙患龋率为66%,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达到29%,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1.8亿的青少年中,患有龋齿者有万。
数字真的很惊人。那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多孩子蛀牙?我们得知道原因,才知道怎么防治。
龋齿形成的原因目前,国际公认的是四联因素学说,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个要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龋齿的出现。
细菌——致龋菌可以产生各种有机酸,侵蚀牙齿(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的主要成分是钙)。
食物——残留在牙齿缝隙中的食物,尤其是蔗糖,为致龋菌提供养分;致龋菌“吃”了蔗糖后,通过代谢作用产生各种有机酸(少吃糖、含糖量高的食物看来还是很必要的)。
宿主——致龋菌的“住所”——牙齿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牙齿窝沟越深,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渣,易愈发龋齿(所以,刷牙一定要彻底,不给细菌留食物!)。
时间——龋齿不是一蹴而就的,发病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形成龋洞大概需要1.5~2年(长期良好的习惯真的很重要!)。
四要素究竟怎么共同作用导致龋齿的出现呢?看看下面的图就明白啦。
或者看看动态的演变过程:
孩子龋齿怎么办现在的妈妈绝大多数都非常注意保护孩子的牙齿,但是百密一疏,万一孩子还是龋齿了,怎么办?
恒牙蛀了,家长一般都比较重视,立马会带孩子去看牙医,寻求专业的治疗。
但是,乳牙蛀了,一些家长却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以后要换恒牙,就不要折腾孩子了。
大错特错!
乳牙龋齿的巨大危害总的来说,乳牙龋齿的危害分为两大方面:局部影响和全身影响。
其中,局部影响包括:
1.对恒牙的不利影响——可能引发恒牙龋坏、恒牙排列不整齐
乳牙上的致龋菌可能蔓延到刚长出来的恒牙上,导致恒牙的龋坏。
因为龋齿,乳牙过早缺失,可能导致相邻牙齿向空洞移位,扰乱了正常的牙齿咬合关系,最终形成恒牙的错合、不整齐。
一种情况是,乳牙残留的牙根把恒牙顶歪了。
一种情况是,龋齿被拔掉后,恒牙向空洞的地方挤着长。
无论哪种情况,恒牙都会长得歪歪扭扭,不整齐、不美观了。
2.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
由于龋齿疼痛,孩子可能形成偏侧咀嚼的习惯。久而久之,可能形成面部发育不对称,例如嘴歪,双颊一大一小等等。这样,真的比较影响美观。
龋齿还会对孩子全身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
影响生长发育
由于龋齿疼痛、乳牙缺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减弱,可能造成孩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引起感染性疾病
在孩子过度疲劳、感冒等身体抵抗力降低时,龋齿甚至可诱发肾炎、风湿热、扁桃体炎、猩红热、败血症等。
影响发音、心理健康
乳牙龋坏和过早缺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牙严重的龋蚀,孩子羞于开口、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育。
乳牙龋齿必须马上治疗眼看小小龋齿能产生如此大的危害,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孩子有了龋齿、即使是乳牙,也要马上看牙医,寻求专业的治疗。
根据龋齿的深度不同,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1.浅龋齿
龋蚀破坏只在釉质内,初期表现为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
趁细菌还没有产生实质性破坏前,氟和抛光可以阻止龋齿发展。
2.中龋齿和深龋齿
中龋齿——龋蚀已达到牙本质,形成浅层龋洞。孩子的牙齿会对冷、甜、酸等会感到敏感、酸痛;但刺激物一旦消失,痛感就会随之消失。
深龋齿——龋蚀已达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或已影响牙髓。孩子对冷、热、酸、甜都有痛感,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时候,可能需要填充治疗,有些时候甚至需要拔除牙齿。
乳牙龋齿,预防是关键我们谁都不希望孩子遭这份罪,俗话说的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所以,预防是关键。
虽然,防止细菌侵入、少吃含糖份高的食物很重要;但科学研究发现,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是预防龋齿的有效途径。
1.务必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第一颗牙齿萌出,即开始刷牙。
选择合适的牙刷。
开始由父母给孩子刷牙,孩子2岁后可以自己刷牙,但父母必须监督、必要时帮助其刷牙。
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时间保持在2分钟以上等等。(例如Bass刷牙法)
2.定时看牙医,采取有效的防龋措施
3~6个月,看一次牙医。这样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开展治疗。
每6个月,涂氟一次。
还可以选择进行窝沟封闭:乳牙的话,3、4岁是合适的时间;恒牙话:6岁、12岁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具体时间可以咨询牙医)。
阿姨来了
打造温暖的阿姨社群及家庭照料平台
▽▽
编辑:坨坨
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报名阿姨大学!
↓↓↓
赞赏
长按鍖椾含鍝釜鍖婚櫌鐧界櫆椋庢渶濂?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幓鍝鍖婚櫌姣旇緝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