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出疹医生提醒小心呼吸道传染病
在一张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案例。一个名叫甜甜的七岁小女孩,在三天前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体温一度高达38.5℃。她的母亲心急如焚,带着她去了附近的诊所。医生为她开了一些退烧药和头孢等药物治疗。母亲给甜甜喂了药,期待她能快点退烧,恢复健康。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发展。甜甜服药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脸上和身上反而迅速出现了许多红点点,而且非常痒。母亲惊慌失措,疑惑这是否是药物过敏?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母亲赶紧为甜甜挂了我院儿科门诊号,焦急地带她来就诊。经过儿科专家仔细的诊断,发现甜甜并不是药物过敏,而是患上了一种在儿童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猩红热。结合甜甜的病情,她被收入感染性疾病科进行进一步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甜甜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也消退不见了。那么,究竟什么是猩红热?它又有哪些危害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疾病。猩红热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普遍,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这个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冬春季节更容易发。潜伏期一般是数小时至12天,多为2-5天。在临床上,猩红热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首先,它会突然引起发热、咽痛和头痛等症状。患者的扁桃体肿大,表面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的点片状渗出物。这些渗出物容易擦拭掉。此外,猩红热的典型皮疹在发热2天后出现,先从耳后和上胸部扩散到全身。这些皮疹是在皮肤普遍充血的基础上出现的密集小红疹,按压时会褪色。患者的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和腹股沟,可能会出现皮疹密集并伴有皮下出血的现象。另外,患者的口周皮肤会显得苍白,形成一个所谓的“口周苍白圈”。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草莓舌”或“杨梅舌”的症状。
对于猩红热的治疗和预防,我们有以下建议: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在家中接受药物治疗。首先要注意休息和隔离,控制体温过高的情况。对于高热患者,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的方法来降温。此外,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选择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于高热不退、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及时住院治疗。预防猩红热的措施也很重要。个人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并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和个人物品。加强室内通风可以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此外,尽量避免接触感染者特别是在感染者发病后的第一个星期内。通过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猩红热的传播,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zd/1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