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呀小心登革热孩子老生病,一定要注意秋
杭州爆发“登革热”!它到底是什么呢?由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的登革热会造成发热,皮疹和出血等。到了秋天,防“秋蚊子”不可懈怠,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主任医师们给家长们提出了防范要点,快来看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儿科医生鲍秀兰
ID:xiehebaoxiulan
相信最近几天,“登革热”这三个字你一定听到过。“登革热”被刷屏了,这也让众多杭州市民谈“登革热”色变。
▲登革热疫情情况
有些家长可能还有点懵,这登革热是啥?怎么预防登革热?与此同时,陕西省今年也出现了登革热患者,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主任医师们关于登革热是这样说的: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等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趋势,疫情较为严重。由于本病系由蚊虫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以儿童为主。
登革热初期似感冒
登革热发病初期,当发烧、咽喉发炎、轻微咳嗽这些症状出现时,很多人都以为只是一般感冒而已,直到病情越来越严重,人们才意识到可能不止感冒那么简单。所以要注意的是,出现“一般感冒”症状经过几天还没好转,医院查看是否得了登革热或者其他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登革热症状体征
潜伏期5~8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可有肝大,脾大少见。个别病例有黄疸。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重点体征:
发热:
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
皮疹:
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出血:
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蚊虫是造成很多传染性疾病的元凶。登革热通过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染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登革热?
在流行地区,每个人都可以感染发病,特别是老人、儿童、有基础病者以及身体抵抗力较差的人。
登革热如何治疗?
登革热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疫苗预防也还处在研究阶段。登革热发病时及时就医,一般经对症治疗即可痊愈,愈后无其他健康影响,死亡率比较低。
一:
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止病情加重。
二:
对症治疗,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在高热不退时,服用退热药。
三: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登革出血热有休克、出血等严重症状,需积极处理,休克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如何预防登革热?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余主任说,注意防范登革热,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防蚊灭蚊。
▲第一新闻记者采访时,余主任说:防范登革热最主要就是防蚊虫叮咬。
一:
避免在水边,草地,等蚊虫密集的区域活动,注意保护裸露在外面的皮肤,没有衣服裸露地方要涂抹放驱蚊剂。
二:
清理水环境,避免积水。比如水养植物,定期换水即能起到一定效果,而对一些实在无法清理和更换的水,建议去农药店买一些杀灭幼虫的药水进行喷杀。
三:
屋内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四:
带宝宝外出时,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五:
在登革热流行区生活或旅游,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登革热的高峰期是7-9月份,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陕西地区虽然没有严重病例的出现,但家长们在秋季带娃中,也不可对蚊虫叮咬放松警惕。关于“登革热”,你之前是否有所了解,快来和我们在“留言区”互动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