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与防治
病因:
猩红热是A组链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感染所致。A组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可侵及人体任何部位,以侵及上呼吸道最常见。细菌本身菌体成分及其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均参与了致病过程,引起了一系列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链球菌多由呼吸道侵入人体,首先引起咽颊炎和扁桃体炎,在其产生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同时由于细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的作用,可引起全身毒血症表现。
流行病学⑴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菌者。
⑵传播途径: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玩具、毛巾、书、衣被等间接传播。冬春季多见。
⑶易感者:2-8岁儿童多发。
临床表现⑴发热、头痛、咽部疼痛、颈前淋巴肿大。
⑵发热24小时出现皮疹,由中耳、颈部蔓延至躯干及四肢,24小时内遍布全身。皮疹为弥漫性针尖大小猩红色小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有痒感。面部潮红,可见"口周苍白圈"、"杨梅舌"。
并发症⑴化脓性并发症:中耳炎、副鼻窦炎、肺炎、乳突炎。
⑵中毒性并发症: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
⑶变态反应性并发症: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
隔离和预防⑴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一周;有化脓性并发症者隔离至炎症痊愈,医院开据痊愈证明方可返园。
⑵患儿病后3周内要注意经常查尿和心电图,及早发现和治疗肾炎、心肌炎等合并病症。
⑶对患儿的分泌物和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⑷对易感儿童可口服板兰根、复方新诺明等。
(5)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
小编为大家总结以下几点关于猩红热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1.隔离:按呼吸道严密隔离。
2.休息:卧床休息。
3.饮食:发热期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入量。
4.病情观察应注意:
(1)体温变化;(2)咽痛症状及咽部分泌物变化;(3)皮疹变化;(4)并发症观察:有无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注意定时检查尿常规,及时发现肾脏损害。
伊仕顿小朵拉幼儿园期待您的来访......
招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