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猩红热
[诊断要点]
1.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咽喉肿痛、腐烂。发病数小时至1天内出皮疹,先见于颈、胸、背、腹等处,然后迅速遍及全身。皮疹初起呈弥漫性发红,有细小稍隆起猩红色皮疹,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成线,面部发红无疹,口周呈苍白色,舌呈杨梅状。
2.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亦增高;咽培养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中医证型]
1.邪侵肺卫突起高热,头痛怕冷,灼热无汗,咽部红肿疼痛,皮肤潮红,丹痧隐隐,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毒在气营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舌红起刺,少苔,状如杨梅,脉数有力,指纹紫滞。
3.疹后阴伤皮疹出齐后1~2天后,体温降低,皮疹渐消,开始脱屑,咽痛减轻,伴见神疲,乏力,纳少,舌红少苔欠津,脉细数无力。
[治疗方法]
1.汤药
(1)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加减。荆芥6g,蝉衣2g,射干6g,牛蒡子6g,葛根6g,马勃3g,桔梗6g,前胡10g,浮萍6g,连翘10g,僵蚕6g,豆豉10g,竹茹10g,甘草3g。
(2)毒在气营:清营汤加减。水牛角3g,生地15g,元参15g,竹叶心3g,金银花15g,连翘12g,黄连3g,丹参10g,麦冬10g,紫草6g。
(3)疹后阴伤:沙参麦冬汤加味。沙参15g,麦冬10g,玉竹6g,花粉10g,桑叶3g,扁豆6g,甘草3g,芦根30g,石斛10g。
2.中成药
①邪侵肺卫:板蓝根冲剂,每次1袋,每日4次。或银翘解毒颗粒剂,每次1.25~2.5g,每日3次。
②毒在气营:清热解毒口服液10ml,每日3次。
3.外用
锡类散少许,吹喉中。或紫金锭,以醋调匀,外敷咽喉外部肿大处,或肿大的淋巴结处。
4.单验方
用板蓝根、黄芩各10~15g,水煎,连服3天。
[注意事项]
1.在发病过程中,如出现心悸、抽搐等情况,医院就诊。
2.在发病后2~3周时,应做尿常规检查。
3.充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湿度。选用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为好,保证水分供应。
4.在流行期间,应少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发现患者后,应及时隔离,至少7天,或在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