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文中医药防治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
文章摘自:《Glob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全球中医药)年第二期,文后附中文稿件
作者:杜松、于峥、赵凯维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作者:杨威、李明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
[摘要]传染病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及其特殊性、复杂性日益突出,中医药在历次防疫过程中的优势作用提示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医药自身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文章从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及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等方面,总结了我国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促进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笔者认为,应加强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强调多学科多体系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从对象、主体、阶段、级别、要素等不同维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中医药防治重大疫情的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对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系
近年来,全球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社会发展中层出不穷。如艾滋病、军团病、埃博拉病、莱姆病、SARS、禽流感等共有30余种疾病在全球不同程度的爆发流行。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爆发,相比病毒在欧美等国家的迅速蔓延,我国目前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中医药在这次抗疫中功不可没,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此次疫情应对与以往不同在于:一是中医药的全程参与,中医药从防控到对轻、普通、重、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全程发挥作用;二是中医药的全期参与,从疫情暴发初期中医药全行业即参与了疫情防控,特别是参与了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医药首次大范围、有组织实施早期干预,医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区,首次中西医全程联合巡诊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探索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中医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1]上述疫情防治工作提示我们,应该系统总结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经验及教训,加快建设完善中医药防治重大疫情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胡镜清研究员呼吁,应将中医药纳入公共突发事件救治体系[2],从而做到中西医优势互补,全面提升中西医结合救治重大疫病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及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中医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促进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研究
1.1疫病史研究
中医药具有防治疫病的丰富历史经验和理论基础。近年来相关研究集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疫病的疫病史研究和展望分析等。如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疫病史研究[3]、某一地区疫病史研究[4]、不同历史时期防疫思想及方法总结[5]、特定疫情的防控历史及展望[6]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如邓铁涛主编的《中国防疫史》[7],是书以年代为纲,详细考察了以往的史实,以客观的态度详述了中国历代疫情的发生、发展、防治的措施与过程,揭示其与中医药理论的发展以及与当时的政治、社会现状的关系,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医学对于瘟疫的认识和防疫水平、历史经验和教训等。与其他同类研究不同的是,该书很大篇幅记录了历朝历代政府和社会对于危机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对SARS的防疫经验进行总结,是为亮点之一;再如年非典后中国中医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SARS研究1---中国疫病史鉴》[8],也在一定程度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