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发往吴兴东街的信
发往吴兴东街的信
——朱生豪和宋清如的爱情
(文德泰恒天行健文化苑理论部主任徐勇)
好友:
湖州地方也不错,如果天津不成功,当然很可去得。月薪五十其实已不算少了,在上海也许不够用,在内地很可以每月积蓄些,又不要你给家用。只要事情不十分忙,环境相当好,钱你很可以不必计较。
郑天然下星期一来。
我已把Tempest(《暴风雨》,朱生豪翻译的第一个莎士比亚剧本)译好一半,全剧共约四万字,你有没有这耐心抄?这篇在全集中也算是较短的,一共三十七篇,以平均每篇五万字计,共一百八十万言,你算算要抄多少时候?
我待你好
朱
近来夜里很好睡,虽然有时很夜深,臭虫很奇怪变少了,也许因为人倦不觉得。蚊子比较多,但这里的蚊子有沉默的特性,不向你唱歌,还比较不使人心烦,叮就让叮去,没有工夫理它们。
卅一
这是年初夏,宋清如(-)从之江大学毕业前夕,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信,这离他们在之江大学之江诗社活动中相识已是第五个年头。朱生豪年从之江大学毕业后,经之江教师胡山源的大力推荐,已在上海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译,在之江的一年,他们诗歌互答,从相识、相知到相恋。朱生豪到上海后,鸿雁往来频繁,彼此倾心,相思日浓。转眼,宋清如也面临毕业后的抉择,起初,她曾托人联系了天津的一所学校,想毕业后去天津工作,但后来没有联系成功,最后,经人介绍去了坐落于湖州东街的私立民德女校,去之前,宋清如写信向朱生豪询求意见,于是,朱生豪就写了开头这封信。
民德女校是美国人荣美理创立的私立女校,全称是湖州民德妇女保婴师范学校,它的校址在湖州东街的华楼桥附近(即白蘋洲饭店所在),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所保婴师范教育机构,初创时称“湖州成德女子高级小学“,后扩建为“湖州进德妇女学校”,又改名为“湖州民德妇女家事职业学校”,民德女校设师范两个班,初中三个班,补习三个班。附属小学六年级,幼稚园三个班,婴儿园三个班。老师中不少是美国人。宋清如暑假结束前就到了湖州,从此,开始了她漫长的教学生涯。
于是,在民德女校前的华楼桥(即骅骝桥,又称花楼桥、人依桥)畔经常出现一位年轻女子的倩影。宋清如在民德女校一星期上24节课,还兼任学校的秘书,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这所学校除高中必修课程外,专业课程有婴儿营养学、家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卫生学等,还开设了应用性课程,如制作中西菜点的烹饪学,讲授裁剪、缝纫、刺绣的家政学和园艺学等。宋清如也为学生开设家政课,也许是初次涉足教师行业,宋清如对教学是陌生的,好在她悟性很高,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初次教学,熟悉教材需要时间,另外兼做学校日常事务,确实有些忙的。
宋清如到了湖州,朱生豪的信也不断地寄往湖州民德女校,现存的信件上,朱生豪在信封上是这样写的:吴兴东街民德女校宋清如先生,或者是:浙江吴兴东街民德女校宋清如先生。这个时期的信,即从年夏至年夏,宋清如在湖州的一年时间里,现存的有50多封,平均每星期一封,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有很多在战乱和动乱中遗失了,处在热恋中的朱生豪几乎每天都在写情书,用以排遣心中无法遏制的相思之苦。
这是年8月17日的一封从上海寄出的信:
好人:
今天我把《仲夏夜之梦》的第一幕译好,明天可以先寄给你。我所定的计划是分四部分动手:第一、喜剧杰作;第二、悲剧杰作;第三、英国史剧全部;第四、次要作品。《仲夏夜之梦》是初期喜剧的代表作,故列为开首第一篇。
今天已把所抄的你的二本诗寄出,希望你见了不要生气。
今天下雨,很有了秋意。湖州有没有可以玩玩的地方,人家陪不陪你出去走走?除国文外,你还教些什么功课?
《仲夏夜之梦》比《暴风雨》容易译,我不曾打草稿,“葛搭”(这两个字我记不起怎么写)的地方也比较少,但不知你会不会写,我译得太不像样。
虽则你还没开学,我却在盼望快些放寒假(或者新年),好等你回家的时候来看你。民德是不是教会学校?大概是的,我想。我顶不欢喜教会里的女人。
我记住你的阴历生日是六月十八,阳历生日是七月三十一(应为七月十三),错不错?
你肯不肯给我一个吻?
愿你秋风得意,多收几个得意的好门生,可别教他们作诗,免得把她们弄成了傻子。
魔鬼保佑我们!
一个臭男人十七夜
世界书局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并称为当时上海的三大书局,朱生豪一到世界书局,就参加了《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的编篡工作。年辞典出版后得到普遍好评,朱生豪另外还负责编注一些学校用的英语读本和英语通俗读物,其中有《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世界名著。年,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翻译出版了大量世界名著,影响很大,这对世界书局也是一个挑战。《四用辞典》的主编詹文浒,深知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力非凡,希望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此前,鲁迅曾希望林语堂能承担起译介莎士比亚的工作,但林语堂没有接受。朱生豪接受这一译事后,在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了宋清如,同时透露了心底的一个秘密,要把莎氏著译作为礼物献给宋清如,正因为有着如此巨大的爱情的力量,我们看到了煌煌译著中准确传神的诗意和激情,充沛而又强烈。莎士比亚有一位处于热恋中的年轻的天才翻译家,作为他的隔代知音,这不仅是朱生豪的幸运,也是莎士比亚的幸运,朱生豪在莎译中把优美的文笔和青春的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宋清如接到来信后,心潮澎湃,写了一首诗《迪娜的忆念》寄给朱生豪:
落在梧桐树上的,
是轻轻的秋梦吧?
落在迪娜心上的,
是迢远的怀念吧?
四月是初恋的天,
九月是相思的天,
继着蔷薇凋零的,
已是凄艳的海棠了!
东方刚出的朝阳,
射出万丈的光芒,
迪娜的忆念,
在朝阳的前面呢,
在朝阳的后面呢?
朱生豪专门为这首诗谱了曲。
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朱生豪在年上半年开始动手翻译《暴风雨》,这也正逢宋清如从之江大学毕业,年夏至湖州任教,朱生豪在信中告知她已翻译四万字,并希望她帮助校稿誊抄。《暴风雨》不仅是所有莎士比亚全集原文版本的第一部,也是朱生豪最喜欢的一部。
译稿陆续地寄到了民德女校,宋清如在教学之余,就是校勘、誊抄朱生豪的译稿,其中,《暴风雨》经过多次修改,到当年秋天才算全部译完定稿,其中第一幕曾经三易其稿。这部凝聚着两人心血的译著定稿,朱生豪心情非常愉快,将译稿寄给宋清如,请她代抄一份留作纪念。此外,在对《暴风雨》译文进行修改定稿的过程中,朱生豪又开始翻译喜剧《仲夏夜之梦》,这部喜剧的译述是年10月8日凌晨完成的,那天他几乎干了一个通宵,他在给宋清如的信中写道:
好人:
昨夜我作了九小时的夜工,七点半直到四点半,床上躺了一忽,并没有睡去。《仲夏夜之梦》总算还没有变成《仲秋夜之梦》,全部完成了。今天我要放自己一天假,略为请请自己的客,明天便得动手《威尼斯商人》。
你顶好,你顶可爱,你顶美,我顶爱你。
波顿八日
波顿(Bottom)是《仲夏夜之梦》中逗笑的丑角,朱生豪在信中以这样的自称来向宋清如表达亲昵,他的信中最后的落款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如朱儿、BigBadWolf(大坏狼),朱朱、黄天霸等,几乎每封信都有一个新名字,一方面表现出在心爱的人面前的淘气,一方面表现出爱之深切与心灵的自由。两个深挚相爱的人在言语的表达中往往都呈现出天真烂漫的童心,回到了纯真的状态,那种爱意的流露,令人怦然心动。
朱生豪对宋清如在新环境中的生活、工作和健康等都非常关心,听说她身体不适,会“整天整夜都在惊惧忧疑的噩梦中”,对她工作中的不如意也想方设法宽慰,帮她出主意,在另一封发往民德女校的信中,他流露出无限的关切:
宝贝:
我知道你一定生了病了,谢天谢地,现在好了吧?以后不许再生病了,否则我就要骂你。
这两天我整天整夜都在惊惧忧疑的噩梦中。真的,我在害怕也许你会一声不响地撇下我死了,连通知也不通知我一声,这当然是万万不可的。
下星斯我来望望你好不好?到湖州还是打苏州转便当,还是打嘉兴转便当?
今天据说是中秋,你不要躺在床上又兴起感慨来,静静地养养神吧。对于我除了多破费几块钱,中秋是毫无意义的。
停会再写。祝福你,可怜的囡囡!
伊凡·伊凡诺微支·伊凡诺夫
还有一封寄到民德女校的信,朱生豪表达了强烈的思念之情:
好人:
今晚为了想一句句子的译法,苦想了一个半钟头,成绩太可怜,《威尼斯商人》到现在还不过译好四分之一,一定得好好赶下去。我现在不希望开战,因为我不希望生活中有任何变化,能够心如止水,我这工作才有完成的可能。
日子总是过得太快又太慢,快得使人着急,慢得又使人心焦。
你好不好?
不要以为我不想你了,没有一刻我不想你。假使世界上谁都不喜欢你了,我仍然是欢喜你的。
你愿不愿向我祷求安慰,
因为你是我唯一的孩子?
Shylock廿四夜
朱生豪在信中除了讲他的译事外,没有忘记两人的诗,正是由于诗歌,把他们两人联系在一起,诗为媒,年秋天的之江诗社雅集,因为对诗歌的共同爱好,两对清澈的眸子,在之江校园中相互凝望,从此,开启了一段长达十年的热恋。钱塘江畔,六和塔旁,江水如练,山色似黛。芳草萋妻,绿树苍苍。连空气中都洋溢着诗意,这是青春年华的诗意和激情。朱生豪在新学年开学前(年8月17日),将他抄的宋清如的两本诗集寄到湖州,宋清如思考再三,觉得应该取两个名字,名为《未足集》和《编余集》,含有自谦的意思,朱生豪获悉后,并不同意:“《未足集》和《编余集》这两名字,一点不能给我以什么印象,要是爱素朴一些,索性不要取什么特别的名字,就是诗集或诗别集好了。”
这两本诗集可惜也未能留下来。
年3月份,宋清如把她写的一篇散文《自白》寄给朱生豪,请他“评阅”,尽管花了不少功夫,可能急于求成吧,反而不如平时那样自如,内容显得空泛拘谨,朱生豪“打了手心”。
宝贝:
“自白”怀着兴味地读过了,不知这是你在什么时候做的?我希望你从来不曾把它给什么人看,因为那确实是很无聊而幼稚的,敞开其中的思想和感情不说,就文字而言,我总觉得你写散文很缺少修炼。这篇东西比之你写给我的那些信,固然在修辞上多用过一点功夫,但口头上太像在演说,细节很短促,语调很重。
为什么你要写这篇东西?
昨晚我去把头发剃掉了,轧了个圆顶,看上去很古怪,简直不敢走出去。
虽然你写了这种该打手心的文章,我仍然很爱你。
宋清如引起朱生豪注意的是她初次参加诗会的宝塔诗(即每句字数为一、二、三、四……逐句递增的诗),诗写得清新优雅,很有文学功底,于是朱生豪通过同学黄源汉把自己写的诗和对诗的看法写在一个笔记本上交给宋清如,黄源汉是宋清如的好友,过一段时间,她又把这个本子交黄源汉转给朱生豪,上面也有她的诗与心得。后来,他们就直接通信了。朱生豪不善言辞,两人又都比较腼腆,就以笔谈为主。
宋清如是苏州女中的高才生,到之江大学后,因容貌姣好,气质高雅,被誉为之江的“校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和《文艺月刊》发表她多首现代诗,她的诗清丽典雅,想象奇特,古体诗词也“颇见思致”。
年的《之江大学年刊》刊载了一首宋清如的词《蝶恋花》:
愁到旧时分手处,一桁秋风,帘幕无重数。梦散香消谁共语,心期便恐常相负。
落尽千红啼杜宇,楼外鹦哥,犹作当年语。一自姮娥天上去,人间到处潇潇雨。
这首词情景交融,欲说还休,离情愁绪尽在其中。
朱生豪毕业的那年春天(年的上半年),两人有了几次“活动”,一是早春时两人相约去灵峰探梅,一次是春假期间,宋清如的妹妹宋清芬来到之江校园,朱生豪陪她们游了岳庙和灵隐等景点。当年五月份,朱生豪收到一笔稿费,邀宋清如到六和塔下的小饭馆吃了一顿饭。这样的单独接触仅此而已,而思慕之情却日益浓烈。
朱生豪在毕业后不久,将自己写的三首《鹧鸪天》寄给宋清如,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情:
楚楚身裁可可名,当年意气亦纵横。同游伴侣呼才子,落笔文华洵不群。
招落月,唤停云,秋山朗似女儿身。不须耳鬓常厮伴,一笑低头意已倾。
忆昨秦山初见时,十分娇瘦十分痴。席边款款吴侬语,笔底纤纤稚子诗。
交尚浅,意先移,平生心绪诉君知。飞花逝水初无意,可奈衷情不自恃。
浙水东流无尽沧,人间暂聚易参商。阑珊春去羁魂怨,挥手征车送夕阳。
梦已散,手空扬,尚言离别是寻常。谁知咏罢河梁后,刻骨相思始自伤。
国学大师、一代词宗的夏承焘先生当时在之江大学国文系任教,他对朱生豪的才华极为欣赏,曾对人说过,朱生豪是他从未遇到过的聪明学生,其论文都有精辟的见解。“朱的才智,在古人中只有东坡一人。”
夏承焘在其《天风阁学词日记》有几处提到朱生豪:
参阅考卷,朱生豪不易才也。(年11月3日)
阅卷,嘉兴朱生豪读晋诗随笔,极可佩,惜其体弱(年12月8日)。
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如处子,轻易不肯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未易才也。(年6月8日)
宋清如对朱生豪的诗歌造诣、文化品质了解至深:
在古代诗人中,最受生豪推崇的是太白之逸、义山之丽、长吉之鬼,而屈原的悃款忠诚,能使他回肠荡魄,渊明的澹泊恬适,也使他欣然向往。他读诗,也写诗,古体、近体、长短句、新诗,各具风骨,不落俗套。
之江诗社雅集的《芳草词撷》收录了朱生豪的词作十三章,其中第一首是《浣溪沙·偶成》:
珍重年时罨画溪。水云澹漾石桥低。燕归芳草碧萋萋。
莫道无情相望久,一汪儿泪没人知。落花深处暗褰衣。
诗中的罨画溪流经湖州长兴,两岸风景优美,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明代大画家沈周还画有一幅山水长卷。
在国文课程外,朱生豪在英文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广泛涉略了大量英语名著,英文水平甚至超过了英文系的同学。
正因为有着深厚的中英文功底,朱生豪的莎译才会准确地传达出原著的神韵。
《威尼斯商人》原文句子凝炼蕴藉,要译得恰到好处,难度较大。相对而言,《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和《量罪记》要容易一些。年12月份,朱生豪患了猩红热,不得不停下手头的莎译工作,住院治疗。朱生豪在猩红热治愈出院后,仍在老师胡山源家搭伙,春节很快来临,世界书局放假一星期,他回了一次嘉兴老家,年初二专程到湖州看望了宋清如,接着译完了《威尼斯商人》,朱生豪大功告成,欣喜若狂:
好人:
无论我怎样不好,你总不要再骂我了,因为我已把一改再改三改的《梵尼斯商人》(威尼斯也改成梵尼斯)正式完成了,大喜若狂,果真是一本翻译文学中的杰作!把普通的东西翻到那地步,已经很不容易。莎士比亚能译到这样,尤其难得,那样俏皮,那样幽默,我相信你一定没有见过。
……
《梵尼斯商人》明天寄给你,看过后还我。
朱儿
到年7月,朱生豪又先后译出了《皆大欢喜》、《无事烦恼》、《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十二夜》等剧本。
但此时的上海一直处在风声鹤唳的环境中,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成了抗战的前沿,朱生豪来不及带出的大量莎剧译稿毁于日军的炮火中,随后,朱生豪和大姑妈一家逃到小镇新塍,暂时租屋居住。在新塍过了一个冬天,以后又逃难到湖州水乡德清新市镇。在新市镇遇到从上海流落到此的表叔顾昌元一家,于是就在一起生活,持续到年初夏,局势略微稳定,才随顾家表叔冒险返回上海孤岛,找到了已恢复营业的世界书局,仍由书局留用。在乡间生活的那段时间,朱生豪没有停业翻译莎剧,还收了几个女弟子,不仅补习一般的文化知识,还教她们英语和古文。到上海后,朱生豪和夏承熹、曹之竞、陆高谊、詹文浒等师友担任胡山源创办的文艺杂志《红茶》的特约撰稿人。年夏,朱生豪到《中美日报》任职,发表了大量抗战言论,莎剧的翻译,也一如既往地投入。年10月,抗战后从常熟家乡来到重庆教书的宋清如,和弟弟一家来到上海,与朱生豪团聚。自年夏到湖州民德女校教书,到年暑假离湖回到常熟,宋清如在湖州任教恰好一年时间。战争打破了中国人日常的生活,宋清如和朱生豪一样,一路颠沛流离,而且一别就是两年多,这样在困顿中过了两年,朱生豪和宋清如年5月在上海结婚,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两人又蛰居常熟和朱生豪的故乡嘉兴。尽管生活艰难,朱生豪的莎剧翻译仍夜以继日地进行,在连稿纸都买不起的条件下,把原来在炮火中失毁的九个莎译喜剧又补译完成,朱生豪的翻译似乎是在和生命抢速度,到年初,继《罗蜜欧与朱丽叶》以后,按计划译完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奥瑟罗》和《麦克佩斯》以及《裘力斯·恺撒》、《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考列奥莱纳斯》等三本罗马史剧,还有杂剧《爱的徒劳》和《维洛娜二士》。朱生豪估计一切顺利的话,到年底就可以把莎剧全部译完,但天不假年,就在朱生豪翻莎剧的最后一部分历史剧时,到4月中旬,已陆续译出了英国史剧《约翰王》、《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上下篇等四个剧本,这时他的身体十分虚弱,肺结核病一直没好,又支撑着译了《亨利五世》前两幕后,一病不起,剩下没有译完的五个半剧本就告别了人世。这些译稿的最后校对都是宋清如完成的,如果说莎译全集能有后来的盛誉,宋清如功不可没,这也是他们爱情的结晶,试想在那样贫病交加的困境中能够取得今天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翻译,实在是一个奇迹。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全部采用了朱生豪的译本,未译的莎剧请方平等人补译完成。作为伴侣和知音,宋清如对朱生豪及其翻译的评价最为精当,她在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拟的“译者小志”中写道:“盖惟意志坚强、识见卓越之士,为能刻苦淬砺,历艰难而不退,守穷困而不移,然后成其功,遂其业。吾于生豪之译莎氏剧本全集亦不得不云然。余识生豪久,知生豪深,洞悉其译述莎剧之始末。且大部之成,余常侍其左右。故每念其殚精竭力,沥尽心血,未及完,竟以身殉,恒不自禁其哀怨之切也!”朱生豪年开始翻译莎剧时才24岁,到年离开人世,年仅32岁,他的翻译已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
在朱生豪翻译莎剧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他对宋清如的爱情,在他从上海寄往民德女校的信中这样写道:
说你是全然的温柔婉约当然有些过了,不过人家所说的浪漫当然也和我所认为的那种浪漫不同。也许别人所斥责的过于浪漫,我仍然会嫌太温柔也不定。我们的灵魂都是想飞,想浪漫的,但我们仍然局促在地上,像绵羊一样驯服地听从着命运,你说这不算温柔吗?太浪漫的人是无法在这世上立足的,我们尚能不为举世所共弃,即是因为我们是太温柔了的缘故。
有许多话,但是现在一时说不起来。等想想再说吧。
我欢喜你,我欢喜你,我欢喜你,而且我欢喜你。
朱儿十、二
今天我们读莎士比亚的诗剧,仍然可以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力量。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 例:身份证.公交查询 公交+城市+公交编号 例:上海公交.火车查询 火车+城市+目的地 例:火车上海南京6.翻译支持及时翻译,语音翻译 翻译+关键词例:翻译你好7.周公解梦 梦见+关键词 例:梦见父母8.陪聊 直接输入聊天关键词即可9.藏头诗藏头诗+关键词 例:藏头诗我爱你 10.笑话 直接发送笑话11.糗事 直接发送糗事12.快递快递+快递名+快递号 例:快递顺丰13.健康指数查询 健康+高,+重 例:健康,.计算器计算器使用方法 例:计算50-50,计算*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