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例,这5种儿童传染病正
早几天,朋友家孩子突然高烧到40度,还没来得及吃退烧药,便发生了高热惊厥,突然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两眼翻白,全身不断抽搐,失去意识。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5分钟,朋友被吓得大脑空白,以为孩子不行了,抱着他就放声大哭。
幸亏孩子爸爸比较理智,医院。
医生给孩子做了检查,原来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的轻症表现,如果排除了EV7病毒感染,孩子就会自己好起来,医生开了药,让回家给孩子多喝水。
听完医生的话,朋友才算放下心来。
??
类似于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猩红热等流行性疾病今年都处于高发期。
国家疾控中心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流行性疾病发生例,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0万例。光是手足口病就达到近39万之多,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8万例。
好在势头虽猛,因为防控得力,儿童流行病死亡人数是下降趋势的。
那么,0~6岁的孩子最易感染的传染性疾病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
年初,手足口病来势极猛,幼儿园几乎都放了长假,每天按规定对园区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手足口病主要体现在手、足、口、臀部等处出现小红疹或溃疡,伴随低中度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潜伏期为2~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6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为有从母体带来的抗体,所以不容易患上手足口病,但6个月~5岁的孩子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3岁以内宝宝要尤其注意观察,因为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主要发生在这个年龄段。
但是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太过于紧张,手足口病和感冒一样,属于自限性的,可以自愈,只有EV71病毒感染才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勤洗手。不管是外出游玩还是便后饭前,都要用科学的方式彻底将手洗干净。
2、消毒。杀死肠道病毒最有效的方式是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将孩子用过的水杯、奶瓶等煮沸消毒,玩具、地板、衣服等则用紫外线消毒处理。
3、预防接种。EV71疫苗可以减少90%的重症和死亡风险。所以,在宝宝1岁前应尽量完成2次EV71疫苗接种,如果错过这个时段,也应该尽早尽快地去完成接种计划。
4、隔离。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即使病愈,仍然还要隔离一周。
??
其实一般的手足口病不可怕,重症及它的并发症才是最可怕的,轻则造成脑部细胞受损,重则导致地死亡。
一旦发生持续不退的高热、精神萎靡或者烦躁、呕吐、抽搐、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千万不可以拖延。
疱疹性咽峡炎
像朋友的孩子那样,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的“胞弟”,属于轻症。
但疱疹性咽峡炎的疹子只发在嘴里,所以孩子会突然发烧,然后说喉咙痛,不会说话的宝宝就会突然不爱喝奶、爱哭,精神也不太好。
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和手足口病病毒一致,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喉咙痛,口腔中出现疱疹,头痛、颈部疼痛、淋巴腺肿大、吞咽困难、食欲不振、流口水和呕吐等。
每年4~6月高发,5岁以下的孩子属于易感人群,通常情况下7天内可以痊愈。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是轻症的手足口病,但很容易发展至重症手足口,所以,要切断它的传播途径才能起到预防控制。
??
避免接触被污染的毛巾、杯子、玩具,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和患儿的接触。
同时还要注意:
勤洗手、定时清洁和消毒孩子常用的物品;
6月~5岁的孩子也可以接种EV71疫苗来预防由EV71病毒导致的疱疹性咽峡炎;
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可以在家里护理,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应该立即就医:
持续高烧不退;
口腔溃疡和喉咙痛持续5天以上;
精神精神萎靡、嗜睡;
呼吸困难;
脱水。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空气或经手传播,3~8岁的孩子属于易感人群。
主要表现为咽痛、发热、出疹、杨莓舌等症状。
皮疹会在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并在48小时达到高峰,3~5天内开始按出疹顺序消退,退疹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时间为2~4周左右。
一旦出疹,医院就诊。
??
抗生素是治疗猩红热最好的方法,爸爸妈妈们要遵循医嘱,按时喂孩子吃药,不能擅自停药或随意增加剂量。
一旦患上猩红热,一定要做好隔离措施和必要的护理。
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
经常开窗通风透气,对餐具、玩具进行消毒处理;
发热超过超过38.5℃,且精神较差的,可服用美林或泰诺林等儿童退烧药;
多补充液体,多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出疹或脱皮时会比较痒,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大片脱皮时,不要撕扯,应用消毒后的小剪刀修剪,以防感染。
?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也是常见的病毒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恶心和腹痛,有些还伴有发热的症状。
诺如病毒全年都有发生,11月到次年3月高发,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属于自限性疾病,潜伏期为1~2天,病程2~3天,非常短暂,但传染性较强。
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仍然可以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检出病毒。
它的传播途径为手口传播,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规范的洗手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方式。饭前便后、换尿布、加工海产品、牡蛎后都应该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认真洗手。?
有些海鲜、牡蛎在捕获的途中就已经受到污染,因此,外出就餐时,应该带着孩子远离海鲜的加工区,吃的时候一定要煮熟。
如果孩子呕吐、腹泻情况严重,出现脱水的情况,医院就诊。
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一旦天气不好,孩子就容易出现发烧、头痛、咳嗽、喉咙痛、躯体疼痛、疲倦、食欲不振等,甚至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
在中国,季节性流感的疫苗接种率并不高,可能和大家认为流感就是感冒,忍忍就好了的观念有关。
然而,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每年都应该给孩子接种。
?
除此外,还应该做好家庭卫生护理,以保证孩子的健康:
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
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场所;
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等。
流感的并发症是非常危险的,发生急性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炎、反复惊厥等严重的并发症,父母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孩子高热48小时不退,发生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呼吸困难、反射性呕吐,都应该及时就医。
??
幼童发烧发热是大多数爸爸妈妈都遇到过的问题,最后我们也总结一下发热的应对方式:
◆如果孩子发烧不是很严重,给孩子多补充一点液体:水、稀释的果汁、牛奶等。
◆孩子的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且精神萎靡不振,可以在补充液体足够的情况下,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不能叠加使用,而且,每隔4~6小时吃一次,一天最多不超过4次。
◆孩子体温在38.5摄氏度以内,但精神比较好,可以不使用退烧药,用温水擦拭身体,物理降温,让孩子感觉舒适一些。
??
儿童流行性疾病远不止这些,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在这里说太多了,要记得预防和减少它们的发生,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隔离和洗手。
孩子的抵抗力总是远弱于成年人的,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去尽全力保护他们,只有我们自己了解了各项常见病情况,在遇到孩子生病的时候,才能更冷静地处理问题。
作者:夜茶,医学科班出身,专注育儿科普领域,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和心得体会。本文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hanna.zhao
dadaabc.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