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起包,要当心,警惕猩红热
夏季来临,各种蚊虫病菌开始滋生。小区里有些孩子,脸上胳膊上都星星点点的开始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红包。原本一些不太在意的大人们,还以为只是蚊虫叮咬而已,没有太大的关系。今天,一位女孩的妈妈一语惊醒了大家“不要去和那个孩子玩,你看他胳膊上全是红包,有可能是猩红热”。仔细看来,那个被提起的孩子,真的是从肩膀到手腕的地方,成串地布满了大片的红包。但是否是猩红热,因为大家都不是医生,所以并不能确诊,而且孩子的家长好像还不以为意。好奇之下,就在网上学习了一下那什么是猩红热,及都有哪些症状。在这里,我为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
猩红热是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而且多见于小儿,尤其在人群较为聚集的托幼机构和小学最容易传播。
猩红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也可少至1日,多至7日。其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在前驱期,猩红热症状变化急剧,患病者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有可能达到39~40℃,同时伴随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若细菌是从咽部侵入的,则扁桃体红肿,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黏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至性瘀点。婴儿可能出现谵妄和惊厥。
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进入出疹期后,皮疹成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一般出现起病前两天,最迟第五天,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有压痛,一般为非化脓性。此期体温消退,中毒症状消失,皮疹隐退。
恢复期一般在退疹一周内,出现脱皮现象是此阶段的重要表现之一。一般脱皮会持续2-4周,严重者会出现暂时性脱发。
目前,猩红热还没有可以用于预防的疫苗出现,而治疗大多选用青霉素,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
由此可见,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强、症状强烈且有周期性的疾病。虽然,在当代猩红热在抗生素的治疗下可以得到及时的治愈,一般不会出现可怕的后遗症。但年夏季,一向被称作毒性温和的猩红热也曾在香港造成大范围的疫情并导致两名幼童死亡,并且研究显示其致病细菌已有基因变异的征兆。近年来严重侵袭性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欧美一些国家再次增多,人类开始重新杩禌鑳歌吅鑲借偁婧剁墖浠锋牸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跺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