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社区幼儿园猩红热及其防控知识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颊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其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菌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猩红热的病源为A组阝溶血性链球菌,该菌在体外的生活力较强,在痰液、脓液和渗出物中能生存数周,在60℃30分钟,碘伏中15分钟可以灭活。

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一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发病年龄以3一7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

临床表现

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典型病人临床症状有以下四期:

一、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一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二、前驱期:为1天左右,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38℃一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年龄小的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或谵妄。

三、出疹期: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

四、恢复期:发病的第一周末期开始出现皮肤脱屑,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皮疹旺盛者,则脱屑多(90%病人有脱屑),而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麟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一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

治疗和预防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特异性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1天后发热消退,皮疹很快消失。治疗需要足量使用青霉素10天,也可以选用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

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

一、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人时,家长要密切







































中科白癜风
福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45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