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保健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晨

猩红热病毒症状及预防

1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它为“烂喉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患猩红热的宝宝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传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非猩红热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链球菌感染但未发病的带菌者等。因此,在幼儿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即有的幼儿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红热,或是家里爸爸、妈妈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使宝宝感染上猩红热。幼儿患猩红热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仅有极少数的宝宝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

2

猩红热发病症状

猩红热起病很急,患病的宝宝表现出怕冷、发烧,轻者发烧38℃~39℃,重者可达到39℃~40℃,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头痛,扁桃体出现红肿或有化脓性渗出物,嗓子非常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大多患病的宝宝发病12小时后,皮肤上出现皮疹,偶尔也有少数宝宝在2天后才出现。皮疹最早出现的部位是颈部及上胸部,一天就可遍布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像“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这种现象叫“掌印”。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故被称为“口周苍白圈”。此外,出疹后3~4天,患病宝宝的舌苔剥脱,舌乳头红肿,很像鲜红的杨梅,故称它为“杨梅舌”,这些都是猩红热的特殊症状。发病后一周左右,皮疹按出疹顺序先后消退,一般在2~4天退尽,病情严重的宝宝则一周左右才能退尽。患病后第一周的周末至第二周的初始,皮肤开始出现片状脱屑,通常颜面和颈部脱屑为糠屑状,躯干处脱屑为鳞片状,手掌和脚底脱屑则呈现手套或袜套状。猩红热皮疹消退后,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疤痕和色素沉着,大多数患病宝宝随着皮疹消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极少数病儿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抽风、昏迷、甚至休克。有时可并发心肌炎、肾炎、风湿热、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3

猩红热护理措施

1、切断传染源

  猩红热的传染性极强,但目前尚还没有疫苗预防,因此应注意切断传染源。猩红热是经由空气飞沫传播的,一定要经常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多去空气清新的花园玩耍或散步。幼儿园发生流行时,可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患病的宝宝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宝宝。无论是幼儿还是大人,只要与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赶快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宝宝。

2、医院治疗

 宝宝患了猩红热,必须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患病后症状较轻的宝宝已明显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切不可当成普通的感冒。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3、休息加营养

  患病的宝宝一定要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冬瓜汤,取新鲜冬瓜克和少许盐,把冬瓜切成丝,放入锅内加水慢火煨汤,汤好后加一点点盐,适合小便短赤、口渴的宝宝;取适量白萝卜,洗净后切成丝。把切成丝的白萝卜酌情加葱油、白糖、盐拌匀,适合发烧后食欲不佳的宝宝;杨梅舌明显的宝宝,可服用参麦绿豆粥,方法为取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绿豆克,粳米50~克,然后将沙参和麦门冬用水煎,取汁毫升,与绿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红疹毒素,它可作为一种变态反应原刺激身体产生抗体,发生变态反应。这类变态反应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患猩红热的2~3周,此时正是链球菌感染后体内产生抗体的时间。因此,妈妈切不可把猩红热当作一般的感冒来对待,它可能会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

4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

1、在本病流行期间,勿带儿童出入公共场所。

2、对病人进行严格隔离。

3、被褥要干燥洁净。

4、与本病有接触史的儿童,可服预防药,如大青叶或板蓝根或贯众,煎汤代茶饮。连服1周。

5、保持口腔清洁,咽部及时上药。

6、如为儿童,要将其指甲剪短,以防因搔痒而抓破皮肤。

7、病人卧室,保持安静。室内温度应在18-20℃为宜,湿度应在50%-60%之间。

8、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9、应垂挂窗帘、门帘,最好为红色。如无红色者也宜深色为佳。

10、饮食要清淡,多饮开水。

11、病后还需隔离,至鼻咽部分泌物化验两次阴性,一般为6-7天。

12、禁绝一切秽气、臭气及其他难闻的怪味。严禁焚烧纸类、布类,因这种气味可以使透泄正常的麻疹陷去,造成毒邪内陷的恶果。

13、病人衣服及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应加以消毒。

水痘病毒症状及预防

1

水痘病毒症状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较急,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瘢痕。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2

水痘病毒护理措施

1.注意消毒与清洁

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2.定时开窗

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

3.退烧

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4.注意病情变化

注意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医院就医。

5.避免用手抓破疱疹

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引起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瘢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

3

水痘病毒预防

控制感染源,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对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孕妇,若有接触史,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疹病毒疫苗,接种后的随访观察发现水痘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保护率。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

晨、午检要求

每天幼儿入园,须在园门口接受值日教师的晨间、午间检查。

01

晨、午检内容

发烧、腹泻、呕吐、皮疹、结膜炎充血、黄疸、咳嗽等。

02

晨、午检具体操作内容

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晨、午检记录

晨、午检后,班主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







































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白癜风的土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43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