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季小心猩红热水痘麻疹如何预防
4月春暖花开,气温升高,但早晚温差仍较大。将近清明、五一小长假,正是踏青出游季。
小编从上海疾控中心了解到,市民应重点防控猩红热、水痘、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手足口病、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
具体怎样预防呢?快来看看吧??
呼吸道传染病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继而脱皮等症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3-9岁儿童易发,疫情多发生在学校或托幼机构。
预防:
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做好晨检、午检、室内通风换气等工作,发现可疑患儿应请其停课、就医,并及时报告可疑的猩红热疫情。
在猩红热高发季节、或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需密切儿童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或皮疹,医院诊断和治疗。儿童日常生活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打喷嚏捂口鼻。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冬春季高发,容易在集体机构出现暴发。水痘虽在多数情况下症状较轻,但得了水痘后会感到瘙痒不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预防:
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接种过水痘疫苗后,多数人就不会再感染水痘,少部分人即使感染水痘,其症状也较轻,出疹较少,发热的可能性较小,并且恢复更快。
家长可以带1岁以上的宝宝至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水痘疫苗。
得病后:
感染水痘后必须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可经呼吸道飞沫及直接接触传播。患者最初会出现高热、咳嗽、鼻炎和结膜炎等前驱症状。3-4天后患者可出现典型的斑丘疹,常伴有高达39-40℃的发热,一般可于起病后7-10天完全康复。
但麻疹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尤其容易在5岁及以下儿童中发生。
预防:
新来沪儿童,家长应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适龄儿童的麻疹成分疫苗查漏补种。
建议没有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成年人,尤其是大型工厂企业的新进职工、医护人员和护工、学校的教职人员等在人员密集场所工作的人群,以及容易接触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尽早接种疫苗。
经常与麻疹患者接触的人员,如果过去没有接种满2剂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应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接种。
肠道传染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多数宝宝突然起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现水疱,集中在手、脚和口腔周围,因而得名。
预防: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睡眠充足,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病毒感染性腹泻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中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
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
餐饮店应对新进食品从业人员做好培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得病后:
居家隔离。
规范化处理呕吐物,首先使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巾,如厨房用纸,清除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再使用84消毒液(5%的84消毒剂与水1:24配比),对污染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拖拭消毒,处理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
4月将从春分进入清明和谷雨节气,
跟着社长来学习如何养生吧!
一起来学习如何养生
4月将从春分进入清明和谷雨节气,跟着社长来学习如何养生吧!
饮食有讲究
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可食用适量味苦的食物,如苦瓜等。
尽量避免食用荔枝、龙眼、榴莲等性热的水果,注意少吃咖喱、辣椒、胡椒、花椒等辛辣食物。
生活要规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注意休息。
血压需调养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春季早晚温差大,血压容易波动。高血压患者除了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
早晚添衣,预防过敏
谷雨到来,天气也渐热。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大汗后不要吹风,以防感冒。
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发作等。
在外郊游,注意卫生
谷雨时节,温度适宜,是出游的绝佳时机。但此时的气候适宜各种病菌生长和繁殖,食物容易变质,也是各种肠胃疾病的高发期。
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饮用来源不明或没有消毒的水,水果要清洗后再食用,不要随意吃野外采摘的果实、野菜。此外,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刻吃东西,在车船上不要吃得过饱,否则易引起肠胃不适。
来源:周到上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愈白癫疯医院比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