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乐春季传染病应对指南,家长必须收藏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欣欣向荣,大地一片生机,人们也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后开始活动频繁,微风拂面,阳光和煦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但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因此,春天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是一些传染病,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好宝贝的防病保健呢?下面我们就了解下春季易发疾病及预防。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流感≠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症状
起病突然,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鼻塞;婴幼儿还会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发病有过程,咽喉痛、打喷嚏、咳嗽、鼻塞等症状;部分人会发烧或干咳严重;
病因
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
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
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或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物后,触摸口鼻眼睛受感染等;
空气传播为主,通过咳嗽和打喷嚏喷出来的病毒传染;或接触有病毒物体,并通过眼耳口鼻带入体内;
潜伏期
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感染病毒后,一般1~2天发病
病愈时长
需对症下药,通常持续2-3天后减退。
对症处理,多喝水多休息,一般5-7天能自愈。
预防方法
接种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宝宝可接种,有效期一年);注意卫生,少去人群密集处,谨防交叉感染;
感冒的原因是因为人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病毒乘虚而入,平时注意休息、讲卫生,多运动。
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预防方法:父母和宝宝都必须接种麻疹疫苗;
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卫生清洁;麻疹病毒对干燥、日光、高温敏感,室温下存活2小时,一般消毒剂能使其灭活;
勤洗手,病人和照护人需戴上口罩,避免患者接触你的眼耳口鼻;
孕妇、婴幼儿、老人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能预防麻疹或减轻症状。
3.手足口病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
预防方法:勤洗手、勤通风、多喝水、晒太阳;
少去人群密集处;
接种EV71疫苗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并不能预防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预防方法: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
水痘出疹前5天到所有水痘完全结痂期间(10天左右)都有传染性。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易感人群接触水痘后3天内接种可获得保护。
5.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预防方法: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密集处外,最有效的手段是注射麻腮风三联疫苗进行预防(宝宝18~24个月接种,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
6.猩红热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7.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冬春季高发。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患者通常1~2天即可痊愈。
8.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疱疹性咽峡炎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高危感染人群是1到7岁幼儿。因为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有多种,所以患儿有可能重复患病。
预防方法:勤洗手、勤通风、多喝水、晒太阳;
少去人群密集处;
同时家里要勤通风、晾晒被褥、消毒玩具。
二、幼儿园是这么预防春季传染病的
1、每天坚持室内换气通风2-3每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严格把控宝贝入园时的晨检活动,贯彻落实“一摸、二看、三问”的检查方法。
3、饭前采用“清、消、清”的清洁方式,擦拭桌子进行消毒。
4、培养宝贝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饭后漱口、擦嘴,便后洗手等。
5、春季气候干燥增加宝贝们的喝水次数及水量。
6、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的活动时间(每天两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让宝贝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鲜空气。
7、晚间清洁,老师会将宝贝使用过的水杯和毛巾清洗干净,并放入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处理。同时食堂的工作人员在每次饭后将宝贝使用的餐具清洗干净后放入消毒柜进行消毒处理。
8、每天使用紫外线灯对教室整体进行紫外线消毒。同时定期对玩具,书籍进行清洗消毒,晾晒等。
三、家长应该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秋季传染病的关键。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要注意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等。家长可每天多带几条汗巾(上面写好名字和班级)来园给宝贝备用。
2、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尽量少带宝贝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
3、要注意增减衣服,春捂秋冻的原则要把握好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宝贝增减衣服。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不要给宝贝穿保暖内衣或毛领或高领衣物来园,保暖内衣不吸汗、不透气,长时间穿上汗湿内衣的宝贝更容易感冒。建议给宝宝带件薄的棉马甲,随时增减。
4、每天早上起床,要对孩子进行晨检,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医院诊治或在家观察,不要送到幼儿园,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对已经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相关规定给予治疗,直到病愈后开具复课证明方可回园。
春季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幼儿园和家长朋友们很好地配合,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让我们共同筑起坚固的春季流行病防御城墙,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新学期。
长按指纹
一键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google竞价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