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猩红热
疾病季季有,冬春季最多。猩红热(scarletfever)亦是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虽然猩红热北方多,南方少,我们仍需要注意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程发展严重进而引起心肌炎、肾炎和关节炎等并发症。
猩红热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漫性鲜红色皮疹及疹退后明显脱屑。传染源是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偶可经污染的用具、书籍、饮料等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15岁是儿童。
其潜伏期通常为2~3天,多见于发病后1~2天出诊,皮疹从颈、上胸部开始,然后迅速波及躯干及上肢,最后到下肢。皮疹特点是全身皮肤弥漫性发红,其上有红色点状皮疹,高出皮面,扪之有粗糙感,压之退色,有痒感,疹间无正常皮肤,以手按压则红色可暂时消退数秒钟,出现苍白的手印,此种现象称为贫血性皮肤划痕,为猩红热的特征之一。在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肘腕和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成线压之不退,称为帕氏线,为猩红热特征之二。前驱期或发疹初期,舌质淡红,其上被覆灰白舌苔,边缘充血水肿,舌刺突起,2~3天后舌苔由边缘消退,舌面清净呈牛肉样深红色,舌刺红肿明显,突出于舌面上,形成“杨梅”样舌,为猩红热特征之三。猩红热病人还可出现口周苍白区,系口周皮肤与面颊部发红的皮肤比较相对苍白。皮疹于3~5天后颜色转暗,逐渐隐退。并按出疹先后顺序脱皮,皮疹愈多,脱屑愈明显。轻症患者呈细屑状或片状屑。重症患者有时呈大片脱皮,以指、趾部最显。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炎症也很快消退,此期约1周左右。
那么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家长应该做些什么来有效预防小孩发病呢?其实也只需要多多注意一些日常自我保护措施就好了。宝妈宝爸们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挑食、不吃零食等;教会正确的洗手方法,随时保持双手的清洁,减少污染。而且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对小孩进行“一摸”、“二看”、“三问”。(一摸:检查幼儿的皮肤温度是否发烧;二看:小孩的精神状态是否异常,精神萎靡不振等;三问:小孩全身皮肤是否瘙痒起红疹。)还需要每天用含氯制剂消毒液对玩具、门窗、桌椅、把手、地面等进行消毒擦拭,,每天反复多次进行擦拭,保证物品的清洁无污染。幼儿毛巾、口杯要求一人一巾一杯,餐具是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幼儿的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暴晒。通过晨午检发现幼儿精神状态萎靡,皮肤有红疹、瘙痒症状时,或疑似传染病时,要及时送当地医疗机构检查,一旦确诊为猩红热,应及时合理利用抗生素治疗(青霉素为首选),并让小孩儿注意休息,避免乱动,做好五官护理——口腔护理、眼睛卫生、鼻腔清洁。病情不需住院者,尽可能在家隔离治疗;最好在咽培养3次阴性后才解除隔离。
为了让孩子们在这个冬天里开开心心地玩好每一天,宝妈宝爸们可要细心一点哦,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