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流感样病例呈上升趋势如何预防看这里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近期,我市已经进入冬季流感流行高峰季节。目前,我市的流感样病例呈上升趋势,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但是!全市的流感流行水平总体仍在预期范围内与全省疫情流行趋势一致市民切勿慌张!什么是流感?
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介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咽痛、头痛、乏力等。部分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近期我市的流感样病例上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全市的流感流行水平总体仍在预期范围内,与全省疫情流行趋势一致,市民切勿慌张。”该专业人员说,当前流感流行的主要病毒型别主要是季节性B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因此,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市疾控中心呼吁全市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提高警惕,加强晨检,做好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同时要做好校内流感病例监测、环境通风消毒等一系列流感防控措施,出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避免出现漏报、瞒报,防止校园内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
流感来了,这五类人先中招!
市民如何预防?
市民要提高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识,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要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同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可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市民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做好自我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板蓝根等并不能抗病毒药预防这些民间谣言不可轻信
那么,除了流感家长还要注意猩红热这是什么疾病?一月份,还要当心哪些疾病?
猩红热是由甲类链球菌引致的细菌感染潜伏期为一至三天病征就像是感冒,包括发烧、喉咙痛身体和颈部出红疹等尤其是低烧家长容易忽略这些病征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感染猩红热?
猩红热发病初期,通常出现发烧和喉咙痛,偶尔会有头痛、呕吐和腹痛。 舌头表面可出现草莓般(呈红色和凹凸)的外观,又被称为“草莓舌”。
草莓舌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提醒,猩红热起病的初级阶段,表现为发烧、喉咙痛等,很容易与感冒混淆,有些家长就在药店自行买药给孩子服用。 但其实细心留意,猩红热与感冒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猩红热起病的第2~3天,患者会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从颈部扩散至躯干和四肢,特别是腋窝、肘部和腹股沟。 等3~5天红疹褪去之后皮肤会有脱屑,这些症状都与感冒很不同。 广东疾控专家也对此发出了提醒: 感染高风险人群 7岁以下托幼儿童与散居儿童。 防病方法 良好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用肥皂、洗手液以及流动的清水洗手。 开窗通风:空气良好时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避免拥挤:尽量不去人流密集、空气混浊的场所。 健康生活: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锻炼以及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专家提醒 1、我省猩红热已进入流行季节,预计年1月发病数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幼儿的家庭及托幼机构需加倍 2、各学校、托幼机构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及时发现和管理猩红热病例,出现聚集病例时及时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切实做好环境的通风和清洁消毒工作。 3、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咽痛和皮疹,医院进行规范诊治。 4、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
大家 感染高风险人群 儿童、孕妇、年长者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 防病方法 戴口罩: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常通风:多开窗通风。 打疫苗: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 晨午检: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现师/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专家提醒 1、当前流行的主要是B型流感,导致近期学校(尤其是小学)暴发增多,此类机构应重点防控。 2、1月份流感活动水平将可能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孕妇、儿童、年长者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3、出现高热、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等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4、感染流感早期及时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因流感导致的重症和死亡风险。
针对来势汹汹的流感,广州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主任医师、儿科主任许华教授为大家开出易喝又好用的预防流感方。 成人预防流感方: 1、预防流感方 桑叶15、北杏10、浙贝10、玄参15、杷叶10、桔梗10、神曲15、布渣叶15、千层纸10、葛根30、甘草6 此方可用5碗水,煎煮15至20分钟,适合于2至3人服用(适用于预防)。 如果已经开始出现感冒症状,将此方加3碗水(一人量),煎煮15分钟,熄火前加薄荷6克后下,青蒿15克后下,再煎5分钟,熄火后焗15分钟后温服。一天2次。服后喝热粥,连服3天。 陈瑞芳解释该方中桑叶、杷叶疏散风热而泄肺热,并起到透邪的作用;北杏、浙贝宣肺止咳;玄参、桔梗养阴利咽;葛根升阳解肌透湿;神曲、布渣叶消食导滞。全方清热不伤阴,润燥不碍表,共凑疏表润燥之效,且药性平和,适合于不同体质之预防流感。 2、预防流感食疗方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进入冬季以后,白萝卜又脆又甜,且价格便宜,也是食疗防病的好处方,建议每周吃2次白萝卜,也可以有预防流感的作用。 做法:将白萝卜切片,用少量油和蒜蓉热锅后将白萝卜下锅,用大火炒软,加少量盐和水焖煮至熟烂即可。此烹调方法,既有清热消食导滞之效,又不显寒凉,适合于各类体质的人群。 小儿预防流感方: 组成:金银花5g、桑叶5g、葛根10g、藿香5g、生苡仁10g、淡豆豉5g。 煎煮法:将中药加水两碗(约mL),浸泡5分钟,中火煮开15分钟左右,煎出液约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一碗半(约mL),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煎出液约mL,过滤取汁,与第1煎药液合并后,分次饮用。 服法:每日1剂,连续服用3~5天。3岁以内婴幼儿每次50mL,每日2次;3~6岁每次mL,每日2次;6岁以上每次mL,每日2次。 注意事项: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在冬春季节,还有这个疾病大家一定要提防!
人感染禽流感
感染高风险人群 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孕妇、儿童;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养殖禽类(包括在家庭散养)的人员及在市场内销售禽类的人员。 防病方法 不要食用病、死禽肉。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也不要光顾活禽售卖流动摊档。 不要在活禽档口食宿。 要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禽鸟后及饭前便后。 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 要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就近就医。有接触过禽鸟要记得告诉医生哦。 专家提醒 1、冬春季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季节已来临,疫情发生风险升高,尤其是H7N9和H5N6,需特别 2、感染发病的高风险区域包括活禽经营限制区未覆盖的地区是感染发病的高风险区域,尤其是当中存在大量活禽批发中转、散养密集和经营不规范的地区。
对于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这两个疾病也要注意!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
感染高风险人群 幼托儿童和中、小学生。 防病方法 洗净双手:吃/做饭前以及如厕后务必洗净双手。 煮熟煮透: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 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健康管理:一旦发生呕吐、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避免传染给他人。 专家提醒 1、时下正值病毒性腹泻病发病高峰季,集体单位为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高风险场所。 2、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要落实晨检和因病缺勤查因等日常性防控措施;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报告,同时做好病例隔离、清洁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 3、患者应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上学/班。
水痘
感染高风险人群 14岁及以下未全程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的儿童。 防病方法 接种疫苗:预防水痘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加强通风: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避免拥挤:尽量避免到人流密集的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注意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专家提醒 1、按照往年流行规律,预计年1月发病数较多,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是重点防控场所。 2、学校应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及日常消毒等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一旦出现病例,须及早严格隔离病例。 3、水痘患者应在所有水痘完全结痂、医生检查确认没事方可返工、返校。 4、接种两剂次的水痘疫苗能更好地预防水痘。
综合:潮安卫生计生、潮州日报、人民日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