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来了,我们快跑
猩红热来了,快跑
冬天来了,一些潜伏半年的病毒悄悄又准备出现了
“猩红热病毒”
这个家伙传染性很强,最喜欢小朋友了
所以幼儿园里是一个十分需要注意的地方了!
猩红热是什么东东?
猩红热是由一种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它为“烂喉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2~8岁的宝宝最容易被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
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猩红热的传染性有多强
有的宝宝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红热,或是家里爸爸、妈妈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使宝宝感染上猩红热
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
不过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现猩红热之后就能产生抗体,以后也不会发病,但是仅有极少数宝宝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
猩红热有什么症状?
01
患病初期
开始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
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
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
02
出疹期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
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
出疹后3~4天,患病宝宝的舌苔剥脱,舌乳头红肿,很像鲜红的杨梅,故称它为“杨梅舌”
03
恢复期
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
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
脱皮持续2~4周,严重者可有暂时性脱发
猩红热饮食四大建议
七大注意
四大建议:1、猩红热发病后,患儿应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的流食,为机体补充能量,对抗病毒。患儿应多食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补充热量。
2、在疾病恢复期,患儿的饮食应从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但仍需坚持高蛋白和高热量的原则。可给患儿进食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若患儿康复进度理想,可给患儿进食软饭。
3、若患儿发高烧,家长要注意为其补充水分,除了要多喂水外,还可以给孩子喝温热的饮料、蔬果汁等。
4、若患儿有合并急性肾炎,应给少盐、低蛋白质、半流质饮食。若患儿出现痘疹,则饮食宜细、软、烂、少纤维素,并注意为孩子补充维生素B12,以加快痘疹的恢复。可让孩子多食肉类、贝壳类、鱼类、禽类和蛋类、肝类及发酵豆类制品等
七大注意:1、忌过甜过咸的食物。过甜的食物多食后会助长机体温热,并导致患儿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而过咸的食品如咸鱼、咸菜、腌肉、龙头烤等会刺激患儿咽喉,使粘液分泌增多,重病情。
2、忌发物。发物容易助火生痰,猩红热患儿进食发物会导致体温升高,皮疹加剧,加重病情。这类食物有狗肉、羊肉、雀肉、公鸡肉、黑鱼、鲫鱼、海鳗、虾、蟹、香菜、南瓜等。
3、忌辛辣之物。辛辣的食物助火,会直接刺激患儿咽喉,导致扁桃体疼痛加剧。这类食物大多属于调味料,有辣椒、辣酱、辣油、咖喱、生姜、大葱、五香粉等。
4、忌冷饮。患儿高热,有些家长想用凉的饮料让患儿舒适一些,但冷饮会导致患儿食欲减退,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消化异常。因此给患儿喝的饮料和开水应以温热为宜。
5、忌较长纤维的蔬菜和水果。猩红热的患儿一般伴有咽部症状,咽部充血红肿,给吞咽加大难度。又因高热导致肠胃消化不佳,因此应忌食较长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竹笋、毛笋、韭菜、豆芽、菠萝、洋葱、红薯、芋头等。
6、忌热性水果。患儿进食热性水果后极易生火,因此在高热期间忌食龙眼肉、荔子、大枣、葡萄干、橘子等性味偏温,患儿应少食为宜。
7、忌油炸。油炸食物性热且油性大,猩红热患儿进食后既不利于病情。凡经油炸的食品,如炸猪排、炸牛排、麻球、麻花、油条、烤鸭、烤羊肉、烤鱼片等都不能让患儿进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h/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