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中幼middot卫生保健西水地
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是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预防接种是社会的责任、家长的义务、儿童的权利,同时,也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传染病控制手段。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能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什么是预防接种?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用人工方法将细菌、病毒减低毒性,制成生物制品,通过注射、口服等方法接种到人体,使之产生抵抗某种传染病的能力,以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达到免疫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作用
一般刚出生的婴儿会从母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但是随着婴儿的成长,抵抗力逐渐减弱和消失,儿童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了。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计划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促使儿童产生抵抗力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疫苗的分类
我国疫苗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有适龄儿童都需按规定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自愿自费接种的。儿童常规免费接种11种疫苗可预防12种病。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呢?
宝宝出生前,从母亲子宫内获得了一定的抵抗力,因此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易患传染病。但6个月以后,这种免疫力会减弱或消失。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有计划地按时接种疫苗。
哪些幼儿需要暂缓接种疫苗?
正在发烧或患急性病期间
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腹泻,呕吐等。这时的免疫力比较差,接种疫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严重湿疹,化脓性皮肤病
湿疹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能不能接种需要根据湿疹的轻重程度而定。虽然原则上,轻症湿疹并不是一些疫苗的接种禁忌症,但最好经过医生的判断,来决定是否接种。
传染性疾病
如猩红热、手足口病、轮状病毒感染期间等。
近期注射过免疫球蛋白
如果近期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至少3个月后才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风,麻腮风,水痘疫苗等),以免球蛋白干扰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免疫球蛋白一般不影响灭活疫苗的接种,但是也要等孩子身体痊愈后,再根据身体情况及疫苗说明书来接种灭活疫苗。
推迟接种的风险
推迟接种期间,人体可能对相应的疾病没有足够的免疫力,会增加患病风险。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尽量按时接种疫苗;如果幼儿生病了,应该在疾病痊愈后尽快联系疫苗接种医生,咨询并及时补种。接种疫苗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接种前要保持接种部位清洁。
2、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种部位。
3、准备好预防接种证。
4、服脊灰疫苗前需避免饥饿状态。
5、确保幼儿接种前有充足睡眠,但是要避免幼儿在睡眠状态中接种疫苗。
6、接种前要仔细与医生沟通幼儿情况。家长一定要看知情同意书,特别是“禁忌症”信息,如果孩子有这种情况,一定要提早告诉医生。
打完预防针需要注意什么?
不论接种哪种疫苗,医院留观30分钟。
医院时请给孩子穿好衣服,谨防吹风着凉。
接种当天避免羊肉、鱼虾、海参等易致敏饮食,否则出现过敏无法判断是海鲜引起的还是疫苗引起的。
24小时内洗澡时不要搓洗接种部位、避免弄湿,以防感染。
打针的当天尽量多给孩子喂点水,可以促进代谢,万一孩子发热,还可以帮助孩子降温。
两三天之内避免孩子剧烈运动。
对于接种疫苗,家长们关心最多的问题还有,孩子接种疫苗后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处理这些反应?
一般反应:
接种疫苗后,当天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一般2-3天消退。这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障碍。
全身反应:
1、发烧: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体温升高,一般在38.5°C以下。
2、烦躁、易激惹、睡觉不踏实;食欲减退;腹泻、呕吐;轻微皮疹;嗜睡。
出现反应如何处理?
对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无论是局部,还是全身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1-2天这些反应就会自动消失。
1、发烧体温38.5°C,不需服药,物理降温多饮水,注意休息即可。
2、体温≥38.5°C,可服用退烧药,一般1-2天消退,全身反应较重,持续发热数日服药不退者,医院就诊。
为什么上幼儿园要接种疫苗
由于幼儿园是儿童集中的场所,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健康,必须建立群体免疫力。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和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是幼儿必须要接种的疫苗。没有一类疫苗接种证明的幼儿,在入学时会被拒之门外哦。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