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其中狂犬病发病病例为例,死亡人。
据百度百科词条,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我国法定传染病病种增加至40种
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我国法定传染病病种增加至40种。年(年1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63/10万,报告死亡率为1.88/10万。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按类别统计:一是甲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5例、死亡3人,其中鼠疫报告发病4例、死亡3人(其中1例为年报告病例),霍乱报告发病11例、无死亡。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0./10万、0./10万。报告发病数较年报告发病数减少6例,死亡增加2例。二是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他共报告发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42/10万,较年下降13.4%;报告死亡率为1.87/10万,较年上升4.7%。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2.2%;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狂犬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9.5%。三是丙类传染病中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共报告发病例,死亡85人,报告发病率为.21/10万,报告死亡率为0./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9.8%;报告死亡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包虫病和黑热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
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统计:一是肠道传染病发病例,死亡25人,报告发病率为7.61/10万,较年下降29.4%,报告死亡率为0./10万,较年下降5.3%。二是报告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55.53/10万,较年下降12.9%;报告死亡率为0.47/10万,较年上升1.2倍。报告死亡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年法定传染病病种新增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是报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4.15/10万,较年下降27.2%,报告死亡率为0./10万,较年下降28.1%。四是报告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13/10万,报告死亡率为1.39/10万,分别较年下降11.9%和10.4%。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国家卫健委1年3月12日发布)
病名
发病数(例)
死亡数(人)
发病率(/000)
死亡率(/000)
甲乙丙类总计
.
1.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89
.
1.
鼠疫
4
3
0.
0.
霍乱
11
-
0.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
-
-
艾滋病
19
4.
1.
病毒性肝炎
81.1
0.
????甲型肝炎
3
1.
0.
????乙型肝炎
64.
0.
????丙型肝炎
13.
0.
丁型肝炎
-
0.
-
????戊型肝炎
34
12
1.
0.
????未分型肝炎
3
0.
0.
脊髓灰质炎
-
-
-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
-
-
麻疹
-
0.
-
流行性出血热
48
0.
0.
狂犬病
0.
0.
流行性乙型脑炎
9
0.
0.
登革热
-
0.
-
炭疽
-
0.
-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2
4.1
0.
肺结核
47.
0.
伤寒和副伤寒
5
0.
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0
3
0.
0.
百日咳
1
0.3
0.
白喉
2
-
0.
-
新生儿破伤风
34
1
0.
0.
猩红热
1
1.
0.
布鲁氏菌病
-
3.
-
淋病
-
7.
-
梅毒
435
54
33.
0.
钩端螺旋体病
8
0.
0.
血吸虫病
43
-
0.
-
疟疾*
6
0.
0.
人感染H7N9禽流感
-
-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6.3
0.
丙类传染病合计
85
.
0.
流行性感冒
70
81.
0.
流行性腮腺炎
1
9.
0.
风疹
-
0.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2.
-
麻风病
-
0.
-
斑疹伤寒
9
-
0.
-
黑热病
1
0.
0.
包虫病
1
0.
0.
丝虫病
-
-
-
-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2277
9
75.
0.
手足口病
3
54.
0.
注:1.表中数据为本年度报告病例按发病日期统计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不含外籍和台港澳)。
2.新冠肺炎数据为本年度报告病例按报告日期统计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含外籍及台港澳输入病例)。
3.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的合计数。
4.疟疾数据为按照终审日期以及按照报告地区统计的中国籍病例。
5.新生儿破伤风的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单位是/0。
6.人口资料采用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末全国常住人口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nbwangzhong.com/jbyf/7257.html